保定老张蹲在院角吧嗒旱烟,盯着地里卷边的麦苗直叹气。五一假期第二天,河北天气像打翻的调味罐,乱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北部张家口、承德一带,雨点子跟着风跑了一整天,万全菜山沟的雨都积到16毫米了。可南边石家庄、邯郸却是另一番光景,太阳晒得人冒汗,最高温直奔30℃。这头气象台刚发了大风蓝色预警,4到5级的偏北风呼呼地刮,阵风能到7、8级。
那边农民却犯了难,北边的庄稼正怕涝,南边的苗子又怕晒,这天气到底该咋伺候?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现在这忽冷忽热的天,让不少农户迟迟不敢下种。
张家口的老李看着地里刚露头的玉米苗直发愁,昨晚最低温都到-4℃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扛住。再看未来几天,天气还是不消停,4日到5日,中北部又有雷阵雨,局地还有中雨。西边更是要刮4到6级的西北风,说不定还带点扬沙,这对刚出苗的庄稼可不算好消息。
城市里的人操心出行,农民却操心地里的收成,这天气的影响真是不一样。有人说,现在的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可为啥农民还是觉得难应对?你看这温差能到20℃的天,搁谁都得犯迷糊,更别说地里的庄稼了。
邢台的王大姐说,前几天刚给棉花地浇了水,这大风一刮,土都被掀走一层。气象专家说这是受地面气旋影响,可农民更关心的是,怎么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老一辈常说“人算不如天算”,可现在种地也不能全靠老天,得自己多琢磨。比如北边多雨的地方,是不是该挖挖排水沟,南边高温的地方,能不能多浇点水?当然,政府的预警也很重要,提前知道大风大雨要来,就能早做准备。
但说到底,天气变化无常,农民的应对办法也得跟着变。
就像这次,北边的雨虽然大,但来得及时,说不定对春播也有好处。南边的高温虽然晒,但只要及时灌溉,庄稼也能长得好。关键是要多留意天气预报,根据天气调整农活儿,可不能再按老经验来了。
你说这天气年年变,为啥今年格外让人摸不着头脑?是气候真的变了,还是咱们的应对措施没跟上?
这些都值得好好琢磨,毕竟种地靠天吃饭,但也不能全靠天。
不管咋说,农民的日子就是这样,跟着天气转,跟着庄稼忙。只要多留点心,多学点新法子,再反常的天气也能扛过去。老天爷的脾气难琢磨,咱种地的心思得更活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