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的记分牌定格在350.



88。全红婵与陈芋汐第四次拥抱时,现场解说声音都在抖。没人想到,这对暌违187天的搭档,用四个满分动作砸出断层优势。

故事要从巴黎奥运后的低谷说起。陈芋汐单飞后连夺两站世界杯冠军,全红婵却在207C动作栽了跟头。三次决赛两次失误,小姑娘盯着池水花了很久——那时谁也不确定,"复制粘贴组合"还能不能粘回去。

5月2日的首跳就像定海神针。201B动作同步率让裁判席集体前倾,水花溅起的高度还不及她们脚踝。第四跳407C更绝,摄像机捕捉到两人入水角度只差0.



3度,几乎在水面砸出同个光圈。

国际泳联技术报告用"毫米级默契"形容,可谁知道,她们赛前半个月还在为转身节奏吵架?看台上有位老教练偷偷抹泪。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双人台,从伏明霞郭晶晶到她们,已经守了28年金牌。

全红婵18岁生日当天加练的视频流出过,跳板上的影子直到场馆熄灯才分开。



陈芋汐总说搭档变了,变得更稳,也变得更拼——成人礼后的第一个冠军,她等得太不容易。

但真正的悬念藏在次日赛程。当双人搭档变成单人对手,全红婵冲击全满贯,陈芋汐要守决赛必胜的神话。

两人更衣室门口偶遇时的对视,让记者们嗅到了火药味。



可回顾过往七次对决,赢的人总会抱着输的人转圈,这才是最让人猜不透的地方。数据不会说谎。自2022年搭档,她们在国际赛事保持全胜,领先亚军平均分超25分。

但更让人震撼的是细节:每次入水后,她们都会第一时间看向对方的水花,不是确认分数,是怕对方没发挥好。这种既互相支撑又彼此追赶的关系,或许才是"梦之队"长盛不衰的秘诀。我总觉得,她们跳的不是水花,是中国跳水的传承密码。

当全红婵设计的芭蕾入场动画点亮水立方,当陈芋汐赛后比心时露出虎牙,竞技体育的残酷里突然有了温度。她们当然知道,未来会有更年轻的选手追赶,但正如全红婵说的,对手从来都是下一个自己。泳池里的0.

1秒误差,永远追不上她们超越自我的速度。现在的问题是,明天的单人赛谁会赢?全红婵的207C已经练了上百次,陈芋汐的压水花技巧又精进了。

但或许结果没那么重要——当她们同时站上10米台,就已经赢了所有。中国跳水的双星时代,还在继续书写,而我们,有幸见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