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成都城东体育公园 欢呼声突然炸开。穿蓝色运动服的孙颖莎正蹲下身 跟举着球拍的小朋友平视交流。



王楚钦站在球台边 反手接起大爷削过来的旋转球 球拍碰撞声清脆。这场"致敬劳动·国球进公园"活动 由乒协主席王励勤亲自带队。周凯赵子豪等年轻队员也在人群里 轮流跟市民切磋球技。

谁注意到活动开场时 王励勤对着话筒重复最多的词是"集体"。他说运动员不接受个人采访 所有亮相都要以团队形式。

现场有球迷小声嘀咕 以前明星队员单独出席活动很常见啊。

更引人注意的信息藏在后面 王励勤提到个人代言将由体育总局对接。



而乒协以后主推团代 这意味着以后商业活动可能难见队员单打独斗。活动里小朋友跟孙颖莎合影时 她特意把旁边的王楚钦拉到镜头里。这种细节跟王励勤强调的"不突出个人"呼应 传递出明显信号。

有人觉得这是在整顿过度商业化 毕竟前两年个别队员代言确实太多。但也有声音担心 限制个人曝光会不会影响运动员商业价值。现场观察发现 年轻队员获得更多露脸机会 梯队建设意图明显。

赵子豪教小朋友握拍时 旁边围了比以往更多的镜头和掌声。这让人想起去年某赛事 主力队员缺席时年轻选手发挥失常的场景。现在乒协主动给新人机会 是未雨绸缪还是在平衡资源?

我个人认为 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和集体荣誉本不该对立。但当个别代言影响到团队备战时 调整确实有必要。



活动结束时王励勤说的话很关键 他说国乒的成绩是全队努力的结果。

这话让我想到东京奥运会混双失利后 刘国梁说的"团队比金牌重要"。

现在的调整更像是一种回归 让大家记住乒乓球是集体项目。不过具体怎么平衡个人发展和团队需求 还需要看后续动作。比如团代的商业分成如何分配 新人培养有没有具体计划。

这些未明确的信息 给未来留下讨论空间。但至少这次活动传递出清晰信号 集体主义精神被重新强调。



在体育商业化越来越浓的当下 这种调整让人看到初心。

就像现场那位跟王楚钦打球的大爷说的 乒乓球好看 就是因为队员之间像一家人。当个人光芒被纳入团队坐标系 或许能走得更稳更远。

集体荣誉的底色 永远不该被个人光芒冲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