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凌晨五点望着橘红朝霞直皱眉,手机里天气预报的暴雨预警闪个不停。他收拾好的防晒衣和遮阳帽还在行李箱,这会儿又得翻出薄外套——天气预报说中午就刮大风。朋友圈里已经有人晒出街头大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视频,配文“这哪是出游,分明是跟风较劲”。
假期首日的上海像个善变的孩子,早间还在18℃的舒适里晃悠,不到中午就往30℃猛蹿。
空气里黏糊糊的潮气裹着闷热,让人喘不过气,一场暴雨正悄悄攒着劲儿。上午九点刚过,浦东五洲大道就开始堵车,导航上红色路段越来越长,自驾去崇明的张阿姨急得直拍方向盘。“长江隧桥堵成停车场咯!
”出租车司机老王的广播里传来路况播报,G40隧道上行线已经缓行4公里。更让人措手不及的是轮渡停航通知,原本打算坐船去崇明的游客扎堆在码头,盯着“航班查询”页面直跺脚。铁路上海站倒是另一番热闹景象,77万人次的客流高峰把候车室挤得满满当当,安检口排起了长队。
“带伞了没?带外套了没?
”广播里反复提醒着出行注意事项,像极了家里长辈的唠叨。可天气说变就变,午后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豆大的雨点突然砸下来,没带雨具的游客只能往屋檐下躲。大风蓝色预警生效后,路边的广告牌被吹得哗哗响,环卫工人们忙着清理被吹落的枝叶。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气温过山车,3日还热得像过夏天,4日就暴跌到22℃,妥妥的“春如四季”体验。“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可这五月的天比四月还折腾,家里的老人直摇头,说现在的天气越来越摸不准。铁路部门通宵开放候车室,工作人员忙着引导客流,可仍有旅客因为跑错车站急得团团转。
朋友圈里有人晒出景区空荡荡的照片,配文“躲过了堵车,没躲过暴雨”,透着无奈和苦笑。也有人分享宅家攻略,说趁着晴好天气把被子晒得蓬松,等雨天窝沙发上追剧,倒也自在。但更多人在操心后面的行程——5日还有小到中雨,原本计划的郊外踏青还能不能成行?
我个人觉得,这天气就像生活的一面镜子,总在你计划周全时来个意外,却也让人学会随机应变。看着街头行色匆匆的人群,突然想起农谚“天有不测风云”,老祖宗的话真是越品越有味道。
只是苦了那些提前订好行程的游客,盼了好久的假期,却被天气搅得有点乱。
暴雨过后的路面还湿漉漉的,风却渐渐小了,不知道明天的太阳能不能准时报到。铁路发送量创新高的背后,是无数人对假期的期待,可天气的无常总让人有些无奈。这场五一的天气插曲,就像一段小插曲,给假期添了些波折,却也让人难忘。
至于后面的天气到底啥样,咱老百姓只能多瞅着天气预报,随时调整计划,毕竟日子还得往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