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创制图,版权所有

最近网络上关于董袭莹的一个谣言或者争议就是董袭莹博士的论文是否有抄袭。

对董袭莹博士的论文是否有抄袭过分关注,证明了网友们对临床医生的培养体系是缺乏常识的。

首先对于董袭莹博士的论文是否抄袭应该由同行来评议。非专业人士最好不要随意发表意见,容易给人不专业的印象,其令人信服程度是存疑的。

其次,在临床医生的培养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常识是,临床医生和其他专业是非常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其他专业,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理论学习是重于实践的。对于应用类比较强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并重。如果是博士一类理工科学术研究方向,那么是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时间里是在实验室学习的。

在医学教育中,培养临床医生则不一样,是非常注意实践的,真正学理论的时间是很短的。

为什么是这样子?因为临床医生要看病,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如果一个医生天天在课堂里学习理论知识,是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

举个例子,赵括。他这个人就是熟读兵书的,理论知识很强。却不知道的是,行军布阵是实践重于理论的。实战越多,就越有可能百战百胜。

临床医学也是一样的,只学理论,死写论文是看不了病,进不了手术室的。在美国,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医学科学家,是要十几年的学习的,包括四年非医学本科、一般4年的临床医学教育,接着就是一般是三年的住院规培,然后是一般是三年的专科培训,这还没有完,还需要一般是两年时间的科研能力训练。

注意,部分科室的临床医学教育,具体培训时间是不一样的。

当然,医学科学家并不是人人能做的事,既需要对医学的热心,更需要高于一般的智力,也需要强有力的毅力,要不然是很难成为一名医学科学家的。

更多的人就是为了当医生的。如果是当医生,则在专科培训后,参加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试,拿到证书后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的。

为什么美国的医生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培养一个医生花的时间长达十几年,同时临床教学远远多于理论教学。论文是在临床培训中完成的,而不是学习理论完成的。

那么,对于协和医学院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

查询一下清华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共同开展的临床医学培养计划,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学习的前2.5年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读医学预科课程;后5.5年回到协和医学院校本部学习,临床医学教学和见习、实习全部在协和医院进行。”

可以看出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同样是注意临床医学实战,而轻理论学习的。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远远重要于博士论文写作。

所以纠结于董袭莹医生的论文是否抄袭意义不是那么重要,更何况其论文是否抄袭仍是一个未知数。我猜,董袭莹医生大概率根本不屑于抄袭的,一个本身在巴纳德学院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又在协和医学院学习,用得着抄袭吗?

在实际的医学院教育中,本身重临床训练的,特别是在协和医学院。这也是为什么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的医生在全国来说,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有问题的不是协和医学院4+4,为了消除争议,我想最好的方法,也是我一再说明过的,就是4+4要有标准化的入学考试。只论考试成绩择优入学,不论本科毕业学校排名,也不论本科专业。

在医学院教育发达的美国,本科没有学医学的。

所以协和医学院4+4的改革试点班,应该招录最优秀的并且有志于医学的本科生就对了。怎么量化呢,当然是标准化的入学考试。

标准化的入学考试,参照高考或者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模式就对了。

有人问我,敢不敢让董袭莹医生看病?首先我没有生病要去看什么病,对吧?这个问题问得本身很有问题,很不礼貌,很不文明,充满了恶意。

正常问法应该是如果生病了,恰好是董袭莹医生的所在门诊,敢不敢挂董袭莹医生的号?

我的回答是我肯定愿意。原因很简单,一个优秀本科生毕业后开始在协和医学院学医的医生,绝对要比高中毕业5年临床医学本科后开始看病的医生要强太多太多。

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培养拥有高医术水平,同时具备高道德水平的医生的生源也是很重要的。

正常情况下只有越来越优秀的学生进了医学院,那么培养的医生医术水平就越优秀,道德水平也越高。

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4+4改革试点班,不仅仅是在协和医学院。唯有如此,将来具备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越来越多,优秀医生也就越来越多,这样全国各地病人都可以接受优秀医生的诊治。

(木田之光写于2025年5月2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