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撞脸”高启兰事件:一场关于演技、标签与观众审美的舆论狂欢
2023年开年,《狂飙》的热播让剧中“高启兰”一角成为现象级话题,演员隆妮凭借该角色爆红的同时,其外貌与主持人吴昕的相似性引发全网热议。
外貌相似引发的身份误认
剧中高启兰以金丝眼镜、清冷知性的形象惊艳观众,部分网友发现其侧脸、气质与吴昕高度相似,戏称“高配版吴昕”。
对比图中,两人高鼻梁、冷白皮的特征强化了这种联想,但隆妮更精致的下颌线条与疏离感气质成为区分关键。
这种误认并非偶然——
吴昕早年因 “土味穿搭”、“透明人设”被固化印象,而隆妮通过《狂飙》颠覆性造型打破过往形象,形成“反差美学”的错位共鸣。
网友创意梗背后的演技评判
事件发酵后,“出戏是吴昕,入戏是隆妮”的调侃迅速出圈。
这一金句实质是观众对二人演技的隐性对比:吴昕曾因《深夜食堂》中浮夸的“泡面哭戏”被群嘲,而隆妮在《狂飙》中仅凭微表情和肢体语言便将高启兰的复杂性演绎得层次分明。
舆论场中,外貌相似性成为引子,演技差异才是讨论焦点。
再看当初,吴昕在《快乐大本营》中长期处于“镶边”状态,被贴上“游戏黑洞”、“哭包”等标签,其法语专业高材生、舞蹈功底等真实能力长期被忽视。
不过相比吴昕虽然在快本镶边,但因为节目热度和快乐家族的影响力,她的名字依旧广为观众熟知。
而出道8年的隆妮此前多饰演小配角,如《大明风华》中的汉王妃,却因缺乏辨识度沦为“小透明”。
《狂飙》中,她通过调整眉形、佩戴金丝眼镜等细节设计,将高启兰从“丑小鸭”到“黑天鹅”的蜕变演绎得极具说服力,证明“妆造+演技”的双重突破足以激活演员潜力。
更重要的一点,《狂飙》爆火背后是观众对“全员演技派”的饥渴。
张颂文、高叶等配角因扎实表演走红,隆妮的“5分钟高光戏份碾压流量明星”现象。
这种反差印证了市场风向转变——当观众苦“AI演技”久矣,实力派演员的细微火花即可引发燎原之势。
另外,虽然近些年娱乐圈撞脸案例频发(如成毅VS李宏毅、章子怡VS童瑶),但观众最终仍以角色完成度评判演员价值。
童瑶曾因《三十而已》斩获大奖,却因后续作品演技滑坡遭质疑;而隆妮虽与吴昕撞脸,却因精准的角色诠释赢得口碑。
这表示:外貌相似性可带来初始关注,但唯有演技才能将流量转化为长线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她们都在用自己的选择证明自身魅力和价值。
吴昕近年通过读书会、女性短剧投资等动作构建“清醒大女主”人设,隆妮则坚持低调打磨演技,二者路径虽有差异,本质皆是打破外界定义、回归专业本位的尝试。
特别是吴昕,许多人对于她在快本里塑造的人设印象太深了,以至于她一直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笨拙、不聪明等标签。
快本节目的停止,对于她来说是遗憾也是挑战,从这一刻她好像才真的活出自我了。
许多网友发现:如今的她好像越来越漂亮了,不再像之前一样总是畏畏缩缩,而是永远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
她通过《明星大侦探》、《乘风破浪的姐姐》等节目展现了逻辑思维与舞台实力,甚至考取国际瑜伽导师证,不断撕掉固有标签。
时至今日,吴昕再也不是当年快本舞台上那个镶边的小透明了。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