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加拿大常备军总数不到6万人,面积却达到998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小的兵力,边上就是全球最能打的美军。按地缘逻辑,美国早该下手。
历史没走这条线,是因为两百多年前,加拿大用真枪实弹把美国打痛了。美国最终选择收编而非吞并,是被一次次实战和边境谈判推着转弯。
1812年开战,美军三线出击,加拿大守住了全部边界
1812年6月18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签署对英宣战书,美军立即向加拿大展开三线攻势。五大湖、魁北克、底特律同时调兵,美军士气高,目标明确,要拿下整个英属北美殖民地。
底特律战线成为第一个战场。美军面对兵力更少的英军和原住民联军,指挥层严重失误,几乎没开一枪就宣布投降。底特律要塞沦陷,是美国本土历史上唯一一次有军事重镇被外军占领。
魁北克方向,美军从圣劳伦斯河方向进攻。英军依托地形防线,联合魁北克民兵与原住民部队,反手包夹,形成强大阻击圈。美军连连受挫,后勤线被割断,指挥系统出现混乱,士兵在零下十度的冰雪地带被迫撤退。
五大湖方向,美军尝试依托湖上战舰开辟突破口。英军控制住湖区制海权,美军几场小胜并未形成持续推进能力。战略协同失误、前线指挥脱节,美军三线作战全部失败。
1814年8月,英军从加拿大海陆南下,约4000人联合加拿大民兵直取华盛顿。总统詹姆斯·麦迪逊仓皇逃离,白宫、国会山、财政部大楼被纵火焚毁。这是美国建国史上最直接的军事羞辱。
战后签订《根特条约》,美英恢复战前边界,彼此归还占领土地。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任何实际领土收益,加拿大以民兵与地方军组织,完成对国家核心区的自主防守。
英裔、法裔、原住民联手反抗外敌,形成统一战线。加拿大国族意识开始形成,主权防线自此确立。
1867年铁路计划,加拿大提前并省,美国计划断路
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联邦正式建立,魁北克、安大略、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联合成为英国自治领。联邦成立后,加拿大开始以国家身份推进西扩战略。
同年,美国完成对阿拉斯加的收购,试图借由地理挤压方式打通西北通道。英属哥伦比亚正好地处美加之间,美国希望从经济与地理上将其纳入势力范围。
哥伦比亚地区财政赤字严重,对英国补贴依赖度高。美国向其提出经济援助条件,加拿大则提出联邦援助修建太平洋铁路。哥伦比亚两边观望,最终选择联邦方案。1871年,英属哥伦比亚加入加拿大,承诺铁路10年内通车。
加拿大中央政府迅速调配资源,建设国家统一铁路网络。工程于1881年动工,1885年全线贯通,东起蒙特利尔,西抵温哥华。铁路不仅连接地域,也稳固了国家领土结构。
美国未放弃对边界的争议。1898年,加拿大育空地区爆发金矿热,美加在阿拉斯加—育空交界区发生冲突。美加英三方成立五人仲裁团,英国代表投票支持美国。边界争议至此结束,加拿大失去部分资源区。
1903年仲裁结果公布,加拿大不满,但接受裁定。美加两国边界逐步稳定,美军收缩北部战略计划,外交矛盾降温。
铁路计划提前完成,加拿大避免分裂趋势。美国战略落空,吞并行动终止于地缘政治失败。
二战后对美依附,加拿大转为“特殊盟友”身份
二十世纪初,美加关系进入转型期。美国崛起为全球工业霸主,加拿大处于其影响圈层。
一战爆发,加拿大代表英国直接参战。美国1917年加入战争,与加拿大形成初步军事联动。
二战爆发后,加拿大在1939年即向德宣战。美国1941年底参战,美加正式成为协作伙伴。战争期间,美加签署数十项军事、情报、后勤合作协议,建立北美防御体系基础。
1949年,加拿大加入北约,与美国共享军事部署框架。1958年设立北美防空司令部,联合防御雷达系统,战略上实现防空协同。
经济方面,加美建立高度互通模式。能源输出、机械制造、信息服务全面对接。1965年签署《汽车协定》,1989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并入北美自贸区。
政治层面,加拿大多次在国际安全事务中配合美国。例如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争,加拿大均派兵参与。外交立场紧随美国,形成典型附庸关系。
加拿大维持主权框架,但军事战略、安全防线、外交态度均受美方主导。美国无需再以武力占领,加拿大已在结构上被纳入美国战略体系。
边境设防取消,国家安全合一,经济命运共享,美加从对立转向联动,主权与从属在制度上达成平衡。
参考资料
上次美国觊觎加拿大领土结果如何?白宫重新装修!-观察者-2015-01-10
美国吞并加拿大的计划,为什么破产了?-澎湃-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