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援引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在出席韩国智库峨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2025峨山全会时,明确表示:域内没有任何国家愿在美中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也没有国家希望看到美中战略竞争演变为“零和博弈”,韩国对华接触在多个层面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韩国外长赵兑烈(资料图)

中国已连续19年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韩国对华出口额超过1300亿美元,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化妆品等众多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韩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极高。一旦完全倒向美国,与中国市场“脱钩”,韩国经济将遭受重创。以半导体产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占韩国半导体出口的60%。此前尹锡悦政府跟随美国搞芯片禁运,直接导致韩国半导体出口暴跌40%,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利润大幅下滑,苦不堪言。韩国企业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纷纷呼吁政府改善对华关系,以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这种经济现实的压力下,韩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外交政策,寻求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避免因过度亲美而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然而,就在赵兑烈这番表态的次日,韩国政坛爆出惊人消息:72岁的前总统文在寅被韩国全州地方检察厅以涉嫌收受贿赂为由提起诉讼。检方指控文在寅的前女婿徐某在2018年通过易斯达航空公司创始人李相稷的关系,以无航空业经验的身份担任高管,并获取高额薪酬及安家费,而文在寅涉嫌默许这一利益输送。



尹锡悦(资料图)

这一事件的发生时机极为敏感,正值韩国政治局势微妙之际。尹锡悦因弹劾黯然下台,韩国将于6月3日举行总统大选,政治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文在寅作为韩国前总统,在韩国政坛仍具有重要影响力,且其所在的共同民主党在韩国政治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此次检方对文在寅的起诉,难免让人猜测背后是否存在政治动机。

文在寅执政时期,前总统李明博、朴槿惠被其送入监狱,这一举动极大地冲击了保守派的利益根基。随着保守派再度掌权,他们具备充足的报复文在寅的动机。大选热门候选人李在明隶属共同民主党,作为文在寅的政治盟友,其在选举中的表现备受瞩目。当前,检方突然对文在寅采取行动,背后或许隐藏着保守派的政治盘算——试图通过打压文在寅,间接削弱李在明的支持率,以此稳固自身的政治地位,保障既得利益。

文在寅本人迅速对检方的起诉做出回应,称起诉“荒唐无稽”,是“对尹锡悦被弹劾的报复性行为”。文在寅的支持者也连夜在首尔光华门集会,举着“停止政治迫害”的牌子声援。共同民主党明确表态要力挺文在寅,谴责检方的行为是出于政治动机,对前朝政府进行迫害。最新民调显示,60%的民众认为检方起诉文在寅是“政治操作”。这表明文在寅在韩国国内仍拥有广泛的支持基础,检方的行动可能会引发民众的反感,反而对保守派不利。



文在寅(资料图)

随着中美关系发展演变,韩国的国际处境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与强劲的消费能力,对韩国的电子、汽车、娱乐等产业而言至关重要,是其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而美国凭借韩美同盟的长期绑定,持续影响韩国的战略决策与安全布局,使韩国难以摆脱对美依赖。

尽管韩国试图通过灵活的外交措辞与策略,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寻求平衡,但实际操作中却处处碰壁。韩国政坛近期发生的文在寅被起诉事件,不仅加剧了国内政治势力的激烈博弈,也让原本就充满变数的外交政策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