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5年5月2日中国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省即将接收来自美国的首批陆基发射型RGM-84L-4 Block II(U)“鱼叉”反舰导弹系统。据报道,台湾地区防务部门在提交给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一份预算解冻报告中证实,五辆导弹发射车和一辆雷达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已正式发货。预计美国将提供运输文件并协调海运,以确保这些系统在今年上半年结束前运抵台湾。



此次交付是台湾在一项为期十年、价值27亿美元的采购计划下购买100套发射装置和400枚RGM-84L-4 Block II(U)导弹的一部分,该采购计划在2021年至2030年期间获批。采购目标是提升台湾从陆地打击敌方海军编队的能力,这符合其以陆基拒海为重点的战略。整个采购分为两个交付阶段:第一阶段包括32套发射装置,计划于2026年底前交付;第二阶段包括剩余的68套发射装置,将于2028年底前交付。一些配套设备已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

台湾地区防务部门概述了监测和支持该计划实施的协调机制。台湾海军将每月举行项目集成产品团队(PIPT)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项目管理评审(PMR),并每两周与美国项目办公室举行会议或视频会议。这些工作旨在跟踪岛内工程进度和外国设备交付时间,以达到质量和时间进度方面的预期。



此次采购的导弹型号为RGM-84L-4 Block II(U),是“鱼叉”反舰导弹系统的一个升级版。“U”表示其采用了更新的性能增强配置。波音公司的官方数据显示,Block II型导弹的射程超过67海里(约124公里)。然而,根据台湾地区海军军官向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所作的陈述,台湾购买的这些导弹被认为比美国标准版本的射程更远,外界估计其射程超过148公里。

“鱼叉”导弹系列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现波音防务、太空与安全公司)研发,自1977年开始服役。“鱼叉”导弹设计为一款全天候、超视距反舰导弹,采用掠海飞行弹道和主动雷达制导。RGM-84型导弹包括一个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用于辅助从地面平台发射,包括像交付给台湾的那些岸防卡车。该导弹连同助推器重约691公斤,携带一枚221公斤的高爆弹头。它由一台Teledyne CAE J402涡轮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产生超过600磅的推力。水面和潜艇发射版本的导弹长度为4.6米,空射版本的长度为3.8米,直径为34.3厘米,翼展为91.4厘米。

“鱼叉”Block II型集成了GPS辅助惯性导航系统以及基于AGM-84H/K “斯拉姆-增程型”(防区外对陆攻击导弹-增程型)的软件系统,使其能够攻击舰艇和陆地目标。其制导系统包括雷达高度计、选择可用性反欺骗模块(SAASM)GPS接收器,并可选择进行中途更新。这种配置使其能够在近岸环境中发挥作用,具备对海岸线附近或狭窄海域通道内的船只进行瞄准打击的能力。



台湾地区空军和海军使用各种版本的“鱼叉”导弹已有数十年。美国至少向台湾地区空军出售了339枚“鱼叉”导弹,用于F-16A/B Block 20战斗机,而台湾地区海军则在“诺克斯”级和“基德”级军舰以及P-3C “猎户座”巡逻机上使用该导弹。尽管台湾地区的八艘“成功”级护卫舰最初设计自美国“奥利弗·哈泽德·佩里”级护卫舰,具备“鱼叉”导弹发射能力,但后来这一能力被取消,恢复该能力的资金申请未获批准,台湾地区海军已将重点转向诸如“雄风二号”和“雄风三号”等本土导弹系统。台湾地区的“剑龙”级(“海龙”级)潜艇和P-3C机队也具备使用该导弹的能力。

RGM-84L-4 Block II(U)型是“鱼叉”导弹家族中的多个型号之一。其他型号包括空射型AGM-84、潜射型UGM-84以及用于水下发射的封装型UGM-84L。Block II型于21世纪初推出,随后的型号如Block II+和Block II+ ER增加了数据链能力和增程选项。例如,Block II+ ER预计射程可达310公里,但目前其研发仍较为有限。原计划的Block III型于2009年被取消。



“鱼叉”导弹已被30多个国家使用,并可从多种平台发射,包括飞机(F/A-18、F-16、B-52、P-3、P-8)、水面舰艇(战列舰、护卫舰、驱逐舰)、潜艇(209型、“柯林斯”级)以及车载岸防炮台。它曾在两伊战争、1986年锡德拉湾事件以及1988年的“螳螂行动”等冲突中投入使用,当时美国军队使用“鱼叉”导弹攻击了伊朗海军舰艇。2022年,乌克兰军队也使用“鱼叉”导弹在蛇岛附近击沉了俄罗斯拖船“瓦西里·贝赫”号。2020年,波音公司获得了一份价值31亿美元的合同,将继续生产“鱼叉”和“斯拉姆-增程型”导弹直至2028年,其中包括为沙特阿拉伯和印度等一系列对外军售(FMS)合作伙伴生产。

印度已在其“美洲虎”攻击机和P-8I “海神”海上巡逻机上集成了“鱼叉”Block II型导弹。自2010年以来,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已批准向印度进行多次军售,包括为印度“西舒玛”级潜艇提供潜射型“鱼叉”导弹。韩国也已在其F-15K战斗机上完成了“鱼叉”导弹的集成。2025年初,美国空军在内利斯空军基地对其F-16战斗机进行了非侵入性集成测试,仅通过软件调整就实现了与“鱼叉”导弹的兼容性。

波音公司的“鱼叉”导弹生产线仍在运作,其于2021年建成的一座35000平方英尺的新设施为满足对外军售客户的需求提供了支持。据波音公司和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称,全球已生产并交付了超过7500枚“鱼叉”导弹。

交付给台湾的陆基“鱼叉”导弹发射器基于类似于丹麦先前使用、乌克兰近期使用的移动海岸防御系统。这些平台旨在提供部署上的灵活性,并在分散作战中提高生存能力。随着交付工作持续到2028年,台湾对陆基“鱼叉”Block II(U)系统的集成情况将与其他采购项目一起受到关注,以评估其海岸防御能力的整体提升情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