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面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大多数网友可能会认为:学历高、职称高、拥有一大堆头衔,比如骨干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等,最好还是单位的什么领导。但这些拥有显赫头衔的老师真的是优秀的教师吗?

近日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鉴别优秀老师的方法,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

这位网友说:如果你的孩子要上学,教你鉴别好老师的三大招:1.年纪在四十岁到五十多岁,简历干净,第一学历是师范类。2.四五十岁还是一级教师,一般这种人不懂得写论文,不会人情世故,评个一级教师全靠自己的专业技术,这种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可以放心。3.不要找有行政职务的老师,也不要找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副高、正高级的老师,更不要找在外参与培训班或小饭桌的老师,这类老师心思和精力不在班上学生身上。



简单来讲讲,就是师范毕业,四十多岁还评不上副高职称的一线老师才是真正优秀的老师。这位网友独特的观点也引来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我们看看网友的评论:





从网友的评论看,大部分还是支持的。那为什么大家会认为这样的老师才是人们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呢?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真正用心教学的老师不可能拥有显赫的头衔的,拥有太多头衔的老师反而让人质疑。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打造自己的标兵和榜样,都在努力塑造一些行业领袖和形象,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这些年,各地的教育领域都诞生了很多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等等。尤其是一些老师,头衔多达几十个,甚至比孔子的头衔还多。但行业内的人都清楚,真正优秀的教师是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头衔的,拥有那么多头衔的老师必定不是一般老师。

首先,背景绝对不简单,一般老师就算年年教学第一,也未必能拥有一个。其次,教学成绩和能力未必优秀,各学校评选这个,看的不是这两样,而是其他,比如各种荣誉,以及单位的推荐等等。说白了,真正拥有众多头衔的名师可能就不上课,或者只上几节不考试的课,或者干脆就是单位的领导。这样的名师教你的孩子,你真的放心吗?



第二:教师职称和能力并不成正比,行业内的人都清楚。

现在各行各业都很看重职称,在介绍重要人物时,还会专门强调一下职称,比如会介绍某位老师是正高级职称,或者特级教师等等。但行业内的人都清楚,我们的职称制度决定了职称和能力并不匹配,尤其是教育上的高职称老师,在人们心目中并没有什么威望。

看看各单位,不教课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也不少,教学能力平平评上高级职称的也很多。相反,很多优秀的一线老师,辛辛苦苦几十年,可能还是一级老师,连个副高也评不上。很简单,现在职称竞争太激烈了,不仅看老师的能力,更看背后的很多东西。比如一个老师的背景,和领导的关系,是不是善于人情世故等等。这种情况下越是正直的老师越是失败的,他们不肯放下面子和尊严,不肯向现实低头,只会老老实实一门心思地上课!但恰恰是这样,他们的精力才全部用在了学生和教学上!



其实各个行业都一样,任何行业头衔极多的人都是不太正常的。

这位网友鉴别好老师的方法放到任何一个行业其实都可以,因为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干工作的一线人员是不可能拥有显赫的头衔的,凡是拥有显赫头衔的都不是一般员工。

现在各行各业各种评选非常多,所以各种头衔也非常多,但再多的头衔基本也轮不上一线员工。看看各单位,拥有各种头衔的都是什么人,教育上基本都是领导、校长、副校长及各中层主任,医院基本都是院长、副院长及各主任医师,哪里有一线员工的影子?再看看各行业最后塌方的那些名人,基本都是头衔一大堆,有的甚至拥有国家级的荣誉称号。

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的崇拜头衔,盲目的相信那些头衔,头衔最不能代表的就是专业能力。



虽然这位网友说得很有道理,但也很让人悲哀。为什么默默干实事的人永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为什么会拉关系会来事在职场上可以如鱼得水?目前,教育上最让人看不起的恰恰也是这样的一群人:师范毕业,四十多岁还评不上副高,还在坚持一线教书。内行人同情他们,外行人看不起他们,不知情的人甚至鄙视他们,认为他们无能、失败。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