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下旬屡次表态想和中国“谈判”,但中美两国没有获得接触的机会。上周他甚至主动声称中美“已经在谈”,被我国外交部澄清为不实言论。此后特朗普和财长贝森特突然改变态度,语气强硬地表示现在中国必须先做出让步,否则美国不会减免任何中国的关税。然而对于美方的反复试探,以及动辄“低姿态”动辄“强势”的言论,中国方面始终态度如一,强调美国必须取消对华加征的无理关税,以及放弃威胁施压之后中美才能谈判。
消息人士提及,特朗普之前有意让步“部分关税”作为和谈的条件,明确145%的关税可以降低到50%到65%左右。随后有媒体提醒,不应该因此掉入和美国的“谈判陷阱”中去;因为特朗普提出让步是想让中国也跟进美国做出退让,利用其中的时间差获得喘息之机。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美方还是会大幅度调高对华关税。况且60%左右的关税,这对于中国出口美国贸易来说还是没有什么诚意,对华加征关税如此之高,已经让不少出口企业望而却步了。
见中国仍然“不理睬”之后,特朗普在4月30日的内阁会议上又对中国进行一通评价。他声称中国在这场贸易冲突中“表现很糟糕”,因为贸易战对中国“伤害很大”;特朗普举了个“很大的货船在太平洋之间掉头返回,因为145%的关税无法进入美国”的例子,并且再度强调,美国确实希望能最后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美国同时也会对中国的产品“高度戒备”,直到中方表现出公平的态度为止。而且这不仅仅是买卖问题,还涉及知识产权与其他议题。
分析人士表示,从内阁会议的讲话中看,特朗普对中国仍然保持高姿态,要求中国不仅要和美国谈判还要所谓的“公平”;这里代表的深层含义与美国和其他国家谈判的一样,就是索要“抹平逆差”的结果。因为特朗普在和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谈判中,都提到了要求抹平双方逆差的重要性。中美两国去年有3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主要是美国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太大,中方对美国的需求除了农作物、能源和芯片之外几乎没有重要类项;所以让中国多花钱去买美国产品,是很难有实际执行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官方媒体在30日新披露一条消息称:最近一段时间,美方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而且现阶段“美国越是频繁释放消息,就越显现出其急于推动谈判的心理”。对此有评论表示:“特朗普的现在确实非常急于谈判,但他们又不想先开口让步,抹除对中国新加征的关税,这近乎等于宣布自己输了;从特朗普所说的‘中美问题还涉及知识产权与其他议题’上不难看出,如果中国让步了,那么接下来面临的是美国更多的索取和讹诈,这是他们一贯和其他国家打交道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