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早上,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突然发布限流公告,直接在大门口的电子屏上打出一行红字:“今日停止线上售票!”
游客还没反应过来,门票系统那边就已经关停,官方这一操作可谓“刀法精准”。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解释,当天上午不到两小时,景区内已涌入超3万名游客,客流量迅速逼近极限值。
为了保障游客安全,也为了避免园内“爆仓”,景区不得不紧急叫停售票,启动应急限流预案。
通告内容也不是冷冰冰的一句话,而是配上了贴心建议:错峰出行、改期游玩,并温柔喊话:“开封不止万岁山,还有别的好地方等你打卡。”
这种既温情又果断的处理方式,让不少网友直呼“虽然买不上票,但景区这波操作我服”。
公告一出,游客现场开始劝退,社交平台也被“红字警告”刷屏,网友议论声一片:“这年头,旅游不是怕贵,是怕挤。”
只不过就算限流公告发得再及时,也挡不住早已涌入园区的人潮,当日上午,景区刚开门两小时,园内人数就突破三万,直接把承载能力顶满。
人流密度大到什么程度?你根本看不到地面,全是人头!
现场视频在抖音、小红书上疯传:走个十米得挤半小时,上个厕所都得“排长龙+贴身肉搏”,还有游客调侃说:“商场看人头,景区看后脑勺,今天不出武功秘籍我都觉得白来了。”
有网友原本是奔着“沉浸式江湖体验”去的,结果一进景区发现,“沉浸式”是沉浸在人群里,有人形容万岁山当天像极了春运车站。
虽然体验听起来有些“壮烈”,但也正是这种热度,说明了万岁山的吸引力不容小觑,只是,当流量变成了拥堵,景区和游客都被“假期热情”狠狠上了一课。
这年头景点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开封的万岁山火成这样?答案其实就藏在三个关键词里——“沉浸感、性价比、短视频”。
主要就是“沉浸式武侠体验”这招,狠狠拿捏了年轻人,穿越回古代,NPC满园跑、打铁花表演、武林挑战。
有游客说,走在园里感觉自己不是游客,而是“少林扫地僧”上线打卡,连走路都开始讲江湖气。
还有价格,这年头啥不贵?可万岁山偏偏“良心定价”80块门票能玩三天,节目不停歇,晚上还有免费烟花、灯光秀。
景区里吃饭喝水几乎跟外头一个价,这在动不动矿泉水卖十块的景区里,真是一股清流,难怪网上一片喊话:“这才是真业界良心!”
抖音上的话题播放量在节前几天就翻了三倍,各路探店博主、旅行情侣、cos圈玩家轮番种草,一时间“万岁山”就像被点了穴,热搜直冲榜首。
就连原本主打清净的小众景点,比如巩义海上桥村、陆浑水库,都被一波又一波游客攻陷。
人一多,声音也就多了起来,你随便刷刷评论区,就能看到五一出游大军分成了三大派别,个个有话要说。
第一类是“队列派”也就是那种虽然人挤人,但依旧保持热情的乐观选手,他们一边排队一边发抖音,夸景区服务到位、表演精彩:“人虽然多,但NPC全程不掉线,打铁花真的震撼!”
第二类是“删除派”,这群人属于“理智崩溃型”,一看到现场排队长龙,掉头就走,回家秒删攻略App,直呼上当。“本来想走个反向冷门,结果冷门也成热锅,出去玩就是找罪受。”
他们一致认定,下次小长假唯一计划就是:不出门、不排队、不添堵。
第三类是“佛系派”,这群人属于“什么都能接受”的游玩老江湖,他们看淡人多,调好心态:“反正哪都这样,不如认命,好好享受。”
还有人自带小板凳、速食面,一边排队一边晒太阳,悠哉得像来度假的。
不管是哪一派,说到底,五一出游的体验好坏,有时候并不全靠环境,更多时候,取决于你带去的那份心情。
而且不只是万岁山,河南多地景连发多条限流预警,包括老君山、云台山在内的七个热门站点陆续发布公告,呼吁游客错峰出行或干脆择日再来。
为了帮游客找回一点轻松的出游体验,不少地方文旅部门贴心地列出了一批“冷门宝藏景点”比如神垕古镇,这里不光有浓浓的古风街巷,还有千年钧瓷技艺可看可体验。
再比如新县西河湾,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有种“躲进山水,关掉热搜”的感觉。
五一出游“人挤人”早就是老话题了,但能不能玩得舒心,其实更多不取决于运气,而是看你准备得有多细心,是不是提前查好了预约?有没有关注实时客流?
带没带好水、干粮、耐心和好心情?如果这些都准备好了,就算遇上高峰,也能从容应对,不至于情绪爆炸。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五一假期出门在外,人挤人无法避免,但人堵心不赌,用愉快的心情,度过这个小长假,平安最重要!
信息来源:环球网于2025年5月2日发布的——《限流、售罄!河南多个景区紧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