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巧合,大家都笑了。这种事一看就不简单。
29号深夜到30号凌晨,印巴空军在克什米尔方向正面遭遇。
印度出动了四架阵风战斗机,这是他们最好的飞机了。
结果刚飞进来,巴基斯坦就起飞战机应对。
印度一看对方来了,转头就撤。 很快,巴方放出消息,说对空拦截是他们赢了。
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行动打的。
阵风转头走人,场面就很清楚。接下来,大家猜猜发生了啥?
不到一天,印度空军副参谋长退休了。
前脚刚打完,后脚领导走人,时机卡得太紧了。
这事最关键的地方在哪?是歼-10CE出场了。
对,你没听错,巴基斯坦这次派出的,很可能不是F-16,也不是枭龙,而是他们引进的中国歼-10CE。
这是巴方空军第一次用这款飞机实战。
直接对阵印度的阵风,打得还挺轻松。 以前大家一直说阵风厉害,是印度压箱底的宝。
可真打起来,被歼-10这么一压,场面完全变了。
这下可不光是一次失败了,这是印度空军"门面"被撕了。最先进的飞机,在巴基斯坦面前也抬不起头。
那阵风到底输在哪?说白了,歼-10CE不是吹出来的,它确实有东西。
首先,雷达先进。
现在雷达谁厉害,谁就能先看到人,先打人。歼-10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但灵敏,还功率大,这东西解放军已经大规模用上,成熟得很。
对阵风来说,这相当于人家拿望远镜看你,你却用肉眼找对方,当然先动不了手。 再说机动性,歼-10在近战时能扭得动、顶得住,阵风虽然也灵活,但真的对上,还是不够看。
巴空军很可能就是抓住了这个点,一波操作,把阵风逼退。
也有人说,这场失利是不是印度空军副参谋长的责任?
说实话,这锅不该他背。
他是战略层的,根本不可能亲自调动飞机去巡逻。
问题根源是整个体系出问题了。
印度空军武器太杂,俄式的、法式的、美式的,拼拼凑凑,不统一。
体系不完整,战力就不稳定。
反观巴基斯坦,他们这些年按部就班搞建设。先用枭龙打底,再补上F-16,现在引入歼-10,整体结构清晰。
歼-10当主力,枭龙支援,F-16补位,三线分工明确。
最重要的是,体系统一,指挥更顺,维护更方便,作战思路也不会混乱。 你可以说巴基斯坦装备没那么先进,但他们用得顺,用得稳。
反倒是印度这边,看起来装备多,但操作一多就出问题。
用俄式标准管美式飞机,本身就麻烦。再加上训练和后勤没跟上,表面看着强,实际不够硬。
而且,印度这几年搞五代机搞了多久了?
PPT上都有影了,实物还没见着。
反观巴基斯坦,下一代战机都已经定了方向,在一步一步往前走。谁更务实,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这次空中对峙,其实不只是一次军事交锋,更像是两种思路的正面对比。
印度靠高端装备撑门面,但整体体系撑不住;巴基斯坦追求的是系统化、实战化的能力。
谁更有战斗力,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这事也给印度空军提了个醒。
不是买几架先进战机就行了,核心是体系、是人才、是实战能力。
如果这些基础没打好,再多的阵风也飞不出胜利。
可惜他们现在,似乎还没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