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

在中方宣誓主权后,菲律宾竟无视主权非法登上铁线礁,注意这一时间点,恰逢美国在亚太地区拉大网。那么,菲律宾选择在此时登礁挑衅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是否有第三方的手笔?面对这样的挑衅,中方有都哪些手段反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菲律宾未经中方允许登上铁线礁为你进行分析。

4月27日,菲律宾6名人员未经中方允许,非法登上中国南沙群岛铁线礁。中国海警依法采取登礁查证等必要措施,并再次强调中国对铁线礁及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事件不仅侵犯中国领土完整,也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核心精神。菲律宾的举动引发外界对其背后动机的猜测,而中方在坚决维权的过程中,展现了维护地区稳定的负责任态度。

第一个问题:菲律宾选择在此时登礁挑衅的原因是什么?


图为菲律宾居民

菲律宾选择在此时挑衅中国,背后有多种原因。首先,菲律宾国内正面临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该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国内贫困问题和失业率上升,相较于 2024年2月的3.5%,2025年2月失业率已攀升至3.8%,失业人数从180万增至194万,同时,小马科斯政府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3月已跌至25%,面对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小马科斯家族不仅要应对支持率低迷的困境,更面临着保住政治席位、维系家族政治影响力的巨大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菲律宾政府可能希望通过炒作南海争议,转移公众的注意力,借此缓解国内舆论压力,增强政府的政治合法性。这种策略通常被一些国家用于解决短期的国内困境,通过制造外部对手来凝聚民众的支持。

其次,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也与其寻求美国的军事与政治支持密切相关。近年来,美菲关系日益密切,双方在军事合作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联合军演方面,例如,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便是美菲关系强化的标志之一,2025年4月11日举行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创下1.7万人参与的规模纪录。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中国的举动,可能是试图通过与美国合作来增加在南海地区的战略筹码,并借此换取美国更多的军事与政治支持,通过此举,菲律宾希望在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中占据有利位置。


图为菲律宾非法登礁

第三,菲律宾还可能试图通过小规模的挑衅行动,来试探中国的底线。4月中旬,中国海警依法登上铁线礁,进行巡查活动,并展示国旗宣示主权。这一正当行动却成为菲律宾后续挑衅的“借口”。菲方或因长期观察形成固有认知,认为中国在南海事务中的应对模式较为稳定,加之彼时印巴冲突持续升级,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愈发复杂,菲律宾妄图借此 “浑水摸鱼”。其发起的小规模挑衅,本质是为了试探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应对能力,并为未来的非法勘探活动积累更多的博弈筹码。

第二个问题:菲律宾此次挑衅背后,是否有第三方的手笔?

菲律宾此次挑衅行为背后,无疑有第三方因素的影响。美国长期以来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并一直试图通过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来遏制中国的发展。2024 年11月,美菲两国国防部长正式签署《军事信息安全总协定》,该协定为双方共享机密信息开”绿灯‘’,美国的敏感军事技术能更方便地给到菲律宾。


图为“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2025年的美菲 “肩并肩” 联合军演直接把军事合作推上了新高度,美国把“堤丰”中程导弹系统、“NMESIS”反舰导弹这些先进武器都搬出来了。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政策可能间接地推动了菲律宾在南海采取挑衅行动。美国通过这种手段,不仅希望牵制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还通过菲律宾在该地区的挑衅行为来测试中国的反应,并借此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的影响力。

不过,将菲方行为完全归因于外部势力推动并不客观。南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菲律宾国内渔业协会、能源企业长期游说政府强化海上存在。菲律宾或许看到了近期南亚局势的动荡,尤其是印巴冲突的升温,认为这是一个适合“浑水摸鱼”的时机。印巴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为全球媒体的关注提供了一个焦点,而菲律宾则可以借此分散外界对其挑衅行为的注意力。

第三个问题: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方有都哪些手段反制?


图为“海巡 09”号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有一系列明确且有效的反制手段。首先,中国海警局明确表示,将在南海的中国管辖海域持续开展维权执法活动。中国海军常年派遣不同类型舰船在南沙海域执行例行性战备巡逻任务,并且,各类先进巡逻船只频繁现身南海,如排水量达10700吨的“海巡 09”号先进民用巡逻船。

这一立场表明,中国对于任何侵犯其领土主权的行为都将采取强硬措施,绝不容忍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或挑衅。中国海警的行动不仅是对菲律宾行为的回应,也是中国在南海争议中捍卫主权的坚定表现。通过这种强有力的执法,中国能够在南海保持对关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权,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其次,中国通过外交手段与菲律宾进行沟通和交涉,明确强调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都于法无据、注定无效。在外交实践中,中国充分利用多边机制,与东南亚国家及其他国际力量深化合作交流,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图为东盟

作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东盟对话伙伴国,中国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多领域合作,将友好协商的理念贯穿于“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全过程。通过这种务实合作,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起稳定的对话框架,为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提供了制度化保障。这种刚柔并济的外交策略,既彰显了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也展现了推动地区和平的诚意。

最后,中国逐步加强了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通过提高军事设施建设和巡逻力度,增强对南海关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能力。中国加强军事合作,尤其是在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方面,展示了其在维护领土主权方面的决心。这不仅是应对菲律宾挑衅的实际需要,也是中国捍卫自身核心利益的必要手段。

总而言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坚定地捍卫自身的主权和权益,同时也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菲律宾等国应该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停止在南海的挑衅行为,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共同推动南海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