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吴思瑶领衔人张克晋4月30日深夜发出声明,宣布不再担任领衔人,引发舆论哗然。他上月才因为北检侦办“幽灵连署”案遭讯问无保请回,现在无预警的宣布退出,让罢吴案形势急转直下。台“中选会”稍早表示,经提议人总数二分之一以上书面同意者,由备补领衔人递补为领衔人,并以一次为限。以此计算,需要一阶段合格提议人4108人的一半,也就是要2054人同意才能换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426凯道集结刚刚恢复些许士气的蓝军再遭重创。

媒体报道,张克晋今年68岁,在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担任讲座教授,同时为西安碑林博物馆特约研究员、中华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华夏文化学会理事长因经常在士林区举办个人书画展,结识不少相同理念的地方人士。

当初“地动删瑶”行动召集人赖苡任未在士林北投区设籍满4个月,不具担任罢免连署案领衔人资格,只能负责整体罢免战略规划和空战操盘,需要一位长居士林北投区的志愿者担任领衔人。在听闻国民党青年军组建罢免吴思瑶团队时,居住在士林北投区超过10年的艺术领域学者张克晋,在国民党士林区里长的牵线下,表示愿意担任领衔人。今年3月出席罢瑶总部成立时,他强调担任领衔人出于本意,直指吴思瑶唯民进党党意是从,让选民丢脸,才发动罢免。

张克晋前天无预警发声明退出,并表示“台湾正面临国际经济及内部政治难题,无止境的抗衡会让台湾的政治、经济、民生原地空转,不得停止,他愿率先退出对立的罢免竞争,希望全台团结一致,朝野回归各自工作岗位,为全台湾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但这场大罢免的发起者不是国民党,罢吴是蓝营面对民进党发起恶罢兵临城的被动回应,这场罢免战也不会因为张克晋退出划下句点。外界推测,上月14日检调大规模搜索,约谈张克晋、“罢吴4骑士”等6人,仅他1人无保请回,面对当前风声鹤唳的氛围,作此选择显然是感受到了司法与政治的巨大压力。



对于此事,“地动删瑶”召集人赖苡任发出4点声明致歉,称未能尽到召集人之责任统合一切在野力量、保护本案法定领衔人,让领衔人面对司法及政治的压力,深感自责与抱歉。

虽然赖强调,“地动删摇”的连署行动将持续推进,第二阶段连署作业不受影响,一切按表操课,亦将依照法定时程稳健推展。但现实的困境是,领衔人换人要经过原连署二分之一书面同意,这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如果推倒重来,则要适用新的“选罢法”规定,从第一阶段连署就要附上身份证,难度也相当高。在这两条路都难走下去的情形下,除非张克晋回心转意,否则吴思瑶等于从这波罢免案过关脱身。有国民党高层称,这是一场不对等、不公平,透过司法没收人民罢免权的行为。

岛内媒体分析,当罢免成为“被侦办”的理由,当司法行动被广泛解读为“报复性办案”,无论是否真的违法,参与者都可能陷入“只要参与,就有事”的恐惧,担心日后无法全身而退。这种幽暗不明的威胁,比正式宣布“戒严”更恐怖、更具吓阻效果。

在这波寒蝉效应下,根据蓝营掌握讯息,不只张克晋遭到司法威胁,还有其他罢绿领衔人,已经被点名“警告”检调可能出手。4月26日一场凯道集结振奋蓝营士气同时,民进党对在野政党的抄家灭族行动也在变本加厉,当最具指标的罢吴案都可能功亏于溃,其他罢免绿委案能否进入三阶前景同样堪忧,此刻也是对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能否展现担当的严峻考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