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在远距离决战中,英国航母“威尔士亲王”号能够击沉中国的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一言论不仅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许多网友还表示,这次英国人又“领先一步”了。英国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是“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二号舰。尽管它看起来体型庞大,满载排水量达7万吨,但它既没有弹射器也没有阻拦索。



充其量就是一个大型直升机平台,搭载有第五代F - 35B战机,不过数量有限。平时,连24架都凑不齐。“伊丽莎白女王”级理论上可搭载36架F - 35B,但现实是,英国空军和海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一起,为了调配这48架战机都捉襟见肘。更尴尬的是,这艘航母还是个“漏水大王”。2020年、2022年都发生了严重的漏水事故,甚至还出现过螺旋桨轴断裂的情况。



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首次部署时,舰上人员嫖娼并失联。诸如舰载机坠海、驱逐舰趴窝等一系列翻车事故更是令人震惊。就这样,英国还敢派处于这种状态的航母前往亚太地区,还宣称有能力与之抗衡。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辽宁舰和山东舰虽然是滑跃起飞型航母,但已经完成了全编队和系统集成。舰长305米,排水量6万吨,完整的歼 - 15系列舰载机编队不仅能够起降固定翼战斗机,而且还有改进为歼 - 35的潜力。山东舰作为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不仅整合了中国的造船体系,还将舰载战斗群的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从训练频率、舰载机出动架次和编队协同效率来看,这两艘航母已不再是训练舰,而是具备实战能力的核心平台。更重要的是,中国航母作战并非单兵突进,而是系统协同作战,包括055型大型驱逐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901型综合补给舰以及093B型核潜艇等多种舰艇,形成了完整的海上作战体系,这与七拼八凑的英国航母编队相去甚远。



看看英国航母编队的构成,就能知道它有多“草根”。除了自家航母的护航舰艇,还得从加拿大、挪威、西班牙等北约盟友那里借“圣劳伦斯”级护卫舰、“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23型老护卫舰、“潮汐”级补给舰以及“机敏”级核潜艇。简直一团糟。另一方面,中国标准的航母编队由一艘航母搭配一艘055型大型驱逐舰、两艘052D型驱逐舰、一艘054A型护卫舰、一艘901型补给舰和一艘攻击核潜艇组成。仅从火力输出上看,中国编队的垂直发射系统数量超过200单元,而英国航母编队四艘舰艇的垂直发射系统数量刚过100,且大多是近程防空导弹。火力密度和防空能力显然不在一个数量级。《每日电讯报》信誓旦旦地称F - 35B能攻击歼 - 15,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虽然F - 35B是一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但为了实现垂直起降功能,它牺牲了大量的航电设备和武器挂载能力。其满载两枚AIM - 120导弹时的作战半径仅450海里。歼 - 15虽然不是隐身战机,但经过多次改进,拥有电子战型、双座训练型等多个版本,实战能力不容小觑,更适合高强度作战。此外,在南海等近海环境下,中国还能依托岸基力量,如歼 - 20战斗机、雷达网、预警机、反舰导弹等支援手段,在战区内实现全方位防空和反舰攻击。如果英国军舰敢深入,即便F - 35B再隐身,也逃不过鹰击 - 21的追击。



英国媒体执着于一艘航母吊打两艘中国航母的想法,还不如脚踏实地解决航母短缺、舰队维护不善以及人员训练松散等问题。这些老问题不解决,却幻想仅凭F - 35B和7万吨排水量就能称霸海洋,这不过是新时代的“日不落”精神罢了。2025年4月中旬,由数架中国空军歼 - 10CS战斗机、运 - 20运输机、空警 - 500预警机和运 - 20加油机组成的远征编队,跨越欧亚大陆,从中国西部一路飞行,途径中亚、中东,最终降落在埃及南部的空军基地,开启了首次中埃空军联合军事演习,代号为“文明之鹰2025”。更具戏剧性的是,一些网友通过公开信息推测,我们的战机在转场途中可能经过了在红海海域执行任务的美国“杜鲁门”号航母编队。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访问交流,而是一次具有政治、军事和外交多重意义的重大行动。这次行动最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空军的跨洲远程力量投送能力。演习期间,歼 - 10C战斗机并非简单地飞行,而是在运油 - 20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多次空中加油并抵达埃及。



这在世界空军体系中是一项极具难度的操作。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具备全球打击能力的大国空军才进行过类似行动。近年来,中埃军事互动显著增加。埃及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之一,长期装备有美国F - 16、法国“阵风”、俄罗斯米格 - 29等多国战斗机,但真正能进行系统作战的平台并不多。战术整合以及指挥协调也是其一大短板。中国派出的歼 - 10C、空警 - 500和运油 - 20机群,是中国空军体系化作战的代表。据悉,埃及派出了米格 - 29MM2参加联合训练,而中国派出的歼 - 10S双座战机,疑似是为了让埃及飞行员体验。结合早前有消息称埃及将采购40架歼 - 10CS,如今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这次联合军演将让埃及空军近距离观察歼 - 10CS的实战性能,为未来的军事贸易合作提供切实的决策参考。更重要的是,与西方武器往往附带使用限制和政治条款不同,中国武器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不附加政治条件,对于奉行军事采购多元化战略的埃及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最后,根据央视发布的图片以及网络上的轨迹信息推测,我们的军机在前往埃及途中,执行任务时可能飞越了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甚至我们的空警 - 500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对美国航母进行了雷达照射或电子侦察。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这次飞越就相当于一次高调的战略宣誓,表明中国空军有能力、有意愿在全球热点地区展示军事存在。

这不仅是一次联合演习,更是一种震慑。埃及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军事规模上,还体现在其地缘战略位置上。它西接利比亚,东邻以色列,控制着苏伊士运河,扼守着红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如果伊朗是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硬对手,那么埃及就是它们长期不敢轻举妄动的潜在对手。美国一直通过军事援助和武器来束缚埃及空军。如今,中国从战斗机到预警机、从运输机到加油机的“全家桶”突然降临,无疑是一个重新开始的强烈信号。对以色列来说,这意味着其战略安全空间正在被压缩。对美国来说,这是中国在其传统军事势力范围内落下的一枚空中棋子。“文明之鹰2025”不仅是中埃空军的首次联合训练,也是中国空军“走向全球”战略的一个关键点。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空军与巴基斯坦、泰国、俄罗斯等国进行了双边联合演习,但大多在亚洲腹地或近海进行。这次跨越欧亚大陆并在非洲大陆落地的实战对抗,无疑向中东和非洲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中国不仅是全球制造中心,也是全球安全框架中的稳定力量。未来,随着装备的升级和训练的深化,中国空军将在更广阔的世界留下自己的轨迹。飞越美国航母是新时代空军的启航仪式,也是中国作为大国开展外交的一次战略飞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