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晚上有馒头、包子,再煮一锅面条,整几个菜,大家伙一起热闹热闹!”

5月1日,邹军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去了武汉儿童医院,看到有患儿家属等候在门口,他就会上前问上一句“需要住的地方可以找我,我们那儿能免费住,还能免费做饭。”尽管偶尔也被当成“骗子”,但多数时候收获的是患儿家属善意的目光。


患儿在“爱心小家”内画的画。受访者供图

当天中午他特意回了一趟“家”,把最近收到爱心人士寄来的物资分门别类,然后带去了医院,送给了一些住院的患儿。做完这一切后,他又风风火火地赶回了“爱心小家”,今晚有不少来医院复查的患儿家属要到这里住。

邹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个“爱心小家”位于一栋公寓楼内,离武汉儿童医院步行仅需3分钟。三年来,这个“小家”已经接待了500多个家庭,900余人,除了找不到落脚点的新病人,还有来复诊只住一两天的“老病人”。

最近两天,一位网友拍摄的视频再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内容正是邹军在医院走廊内与患儿家属交流的画面。谈及此事,邹军似乎也有些腼腆,“最近我也接到很多电话,有慕名找来的患者家属,也有想给我们‘投喂’物资的爱心人士,日子过得既忙碌又踏实。”

这间“爱心小家”面积并不大,仅有两室一厅,最多时能住下四口人。为了让患儿及家属住得舒服一些,邹军常年住在阳台上。一张仅有90厘米长的小行军床,就是他的卧室了。“大人怎么都能过,孩子们不能受委屈。”


患儿及家属在“爱心小家”内一同吃饭。受访者供图

“我自己的孩子在2018年确诊白血病,当时我一共带了10万块钱,不舍得花钱住宾馆,我们求医路上,睡过医院走廊,也睡过马路边。”邹军说,白血病患儿往往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也较高,希望能以这种方式帮助患儿及家属们减轻一点负担。

经过几年的治疗,邹军的孩子已经痊愈。在给自己孩子治病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很多爱心机构,也产生了要帮助更多人的想法。从2022年4月份开始,这家“爱心小家”在爱心企业和机构的帮助下成立。邹军成了“小家”的“家长”,住在“家”里,也负责“小家”的日常运营管理,成为了患儿和家属们最喜欢的“邹老师”。

邹军介绍,现在“爱心小家”在武汉一共有3家,其他两家分别在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附近。“现在家里能做的事也更多了,有志愿者来给患儿理发,也有医护志愿者来给患儿上课,大家都希望能为这群孩子做点事情,让这种温暖能够传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