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推荐】
1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第一滴血》
美国有虐待和忽视越战老兵的历史。《第一滴血》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了这些失败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后果。
几十年来,“兰博”是动作电影的代名词,男主受过创伤的越战老兵是与战争有关的创伤后压力的标志性代表。他高度警惕情绪反应强烈,逃避型人格,常出现闪回。影片最后激动的约翰·兰博回忆起一名战友的死亡而崩溃。电影如果没那么多的情感纠葛,也许无法成就好电影们,也会无人观影。
2 琳达·汉密尔顿《终结者2》
特效特别好看,其实我个人倒没觉得什么内容能比得上特效动作。在1984年的《终结者》中,汉密尔顿饰演了19岁的莎拉·康纳(SarahConnor),一个无忧无虑的女服务员,被未来的半机械人追杀。然而,在1991年的续集中,康纳在身体和情感上都判若两人。
《终结者》中发生的事件给康纳造成了精神上的创伤,康纳变得偏执、高度警惕、愤怒和愤世嫉俗。她被噩梦和核灾难的幻象所困扰,变得冷酷无情,只关注自己儿子的生存。
抗逆力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经常需要引导的。尽管她受到了创伤,但她仍然继续努力。
3 马克·哈蒙《海军罪案调查处》
《海军罪案调查处》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首播的第18季就吸引了1035万名观众。持续更新和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哈蒙扮演的Leroy Jethro Gibbs,他是前海军陆战队狙击手出身的海军罪案调查处的一名特工,他的妻子和女儿被贩毒集团杀害了。
Gibbs性格坚忍,这使得人们很难看到他的许多症状,但他确实有易怒、闪回和失眠等症状。他避免与人交往,有时甚至会精神崩溃。
4 格斯·刘易斯——《蝙蝠侠:侠影之谜》
很难找到关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的准确电影描述,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格斯·刘易斯扮演的8岁的布鲁斯·韦恩。
在《蝙蝠侠:侠影之谜》中,韦恩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开始于他跌落井中,摔断了腿,并受到数百只穴居蝙蝠的惊吓。刘易斯在电影中只出现了几个场景,但有一个场景特别突出了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们的痛苦现实:韦恩和他的父母正在观看歌剧《梅菲斯托费勒》(Mefistofele)。
他离开的决定最终导致了父母的丧命;他们离开了歌剧院,被持枪的歹徒抢劫,被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在这时变得更为复杂,这也成为了布鲁斯决定成为一名蒙面治安维护者背后的驱动力。
5 布莱德利·库珀,《美国狙击手》
《美国狙击手》是根据海豹突击队员克里斯·凯尔(Chris Kyle)的自传改编的,是过去十年来对战争相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最佳描述之一。
库珀对千里之外的凝视让人非常难忘,他的肢体语言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也让人难以忘怀。看到凯尔尽力克服他的极度不适,掩饰他的症状时是非常不和谐的——但不幸的是,这也反映了很多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觉得他们必须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在一个特别震撼的场景中,凯尔和他的妻子坐在一起,看着他的儿子和家里的狗玩耍。当这只狗似乎要攻击孩子时,凯尔被触发了,差点杀死了这只狗。
6 玛丽丝卡·哈吉塔伊《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
哈吉塔扮演侦探奥利维亚·本森出色地演绎了一个坚强的女人,她既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受害者提供咨询,又要与自己的PTSD共存。
本森不断拜访她的治疗师彼得·林德斯特伦医生。作为一名治疗师,每一个场景中,他都表现出道德、沉着和富有同情心。本森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而林德斯特伦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在他们的治疗中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7
《普罗旺斯的夏天》——阳光与亲情的双重治愈
让·雷诺饰演的外公与三个城市孙辈的夏日碰撞,橄榄树下的祖孙矛盾化解过程充满法式浪漫。导演用油画般的镜头展现薰衣草田、乡村集市和露天音乐会,搭配《The Sound of Silence》的吉他弹唱,让观众在蝉鸣与阳光中感受亲情的温度。经典台词:“巴黎的人们看不到时间的流逝,他们白天起床夜晚睡觉;而在普罗旺斯,晨光蔚蓝,中午烈日炎炎,夜晚阿尔卑斯山的曲线清晰可见。”
8《丈夫得了抑郁症》——致郁与治愈的奇妙平衡
宫崎葵和堺雅人演绎的社畜自救指南,将抑郁症患者的日常困境化作“乌龟式躺平哲学”。电影用折纸、蜥蜴宠物等意象展现心理疗愈过程,让观众看到:允许脆弱,就是最大的勇敢。该片上映后带动日本抗抑郁药物销量上涨17%,堪称最具现实治愈力的影视处方。因为这部剧的非常受欢迎,所以这种对寻求帮助的人的描述尤为重要。
9《寻梦环游记》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讲述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为了追求音乐梦想,误打误撞进入了亡灵的世界。在那里,他了解到家族的历史和亲情的珍贵,明白了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遗忘。影片用绚丽的色彩和感人的故事,探讨了梦想、家庭与爱的关系,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亲情的永恒力量。
10
《奇迹男孩》讲述了面部有缺陷的奥吉进入普通学校后,在家人、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勇敢面对众人的异样眼光,逐渐融入集体并变得自信的故事。奥吉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善良与勇气的力量,也让我们懂得要尊重和关爱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学会用爱去包容和接纳他人。
总结:
这些影视作品中的描述的确感动了我们,也赋予了我们力量。当然,创伤是一种强烈的个人经历,就像我们与电影和电视的关系一样。我们可能对这些描述有不同的反应;并不是每个精神疾病患者都以同样的方式解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