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215万人次”,这一数字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预计出入境客流高峰将主要集中在5月1日和5月5日。
“China Travel”便利度持续改善,跨境移动支付不断迭代,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这个“五一”假期,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订单激增,中国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以及“免签朋友圈”扩容等政策红利的密集释放,年轻消费力的强势崛起,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京旅游,名胜古迹成为最热门的打卡地点。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推行,入境游市场增长态势明显。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
根据携程、同程、去哪儿等多家OTA(在线旅行社)发布的数据统计,入境游订单爆发仍是“五一”假期最值得关注的重点。今年“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
据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黄金周与中国“五一”假期有所重叠,“五一”假期日本游客来华订单同比增长近两倍,中国游客赴日包车游预订量同比上涨60%。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仍是入境游的核心目的地。同时,重庆、青岛等城市凭借特色文旅体验跻身Top 10(前10名)。客源国方面,日韩、东南亚国家占比较高,韩国、日本、新加坡位列前三。
“即买即退”有望释放入境消费巨大潜力
为进一步优化入境消费环境,北京市税务局已正式发布多语种《北京离境退税指南》,还同步上线了手机版“离境退税商店电子地图”。北京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探索通过系统升级等方式,简化退税申请单开具流程、提高开单效率,推动服务环境不断升级。
同程研究院认为,在国内和出境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近期出台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举措,使得入境购物游有望成为“China Travel”(中国游)的新潮流,将进一步推动入境旅游市场的繁荣。
在离境退税商店名单中,除北京SKP、成都IFS等大型商场外,还有同仁堂(36.450, 1.02, 2.88%)、瑞蚨祥等老字号的身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增长60.8%。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
据统计,一季度北京接待入境游客89.1万人次,同比增长61.3%,比2019年增长8.4%,旅游外汇收入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6.8%。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的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间,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刘桓表示,“即买即退”与入境免签、入境便利化支付等方面的政策叠加,切实带动了入境消费,进一步释放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积极信号。
过境签证、免签令旅游更便利
免签政策带火“China Travel”。数据显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657万人次,占71.3%。
来自俄罗斯Anna和白俄罗斯的Tatiana是同事,她们是一家经营手工艺品公司的员工。五一期间,她们两位走在故宫的护城河边,一边欣赏角楼一边感叹“自拍”打卡。
“我们的旅程从广州入境开始,我们参观广州国际博览并停留4天,之后因商务工作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洽谈”,Tatiana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我们作为游客来到北京的故宫、北海打算一览中国的名胜古迹。这趟中国之旅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
Tatiana表示:“我对北京的景点很感兴趣,这些古代建筑、宫殿巍峨,琉璃宝塔则非常漂亮,与我们国家的文化差异很大,我能亲自来到这里看到它们是非常有趣的。”
来自俄罗斯的Anna持有商务签证,是应中国一家公司的邀请签发的。Tatiana告诉北青报记者:“我是白俄罗斯的公民,因此我每年有90天免签证,无需提前办理签证。中国的免签证政策对我来说非常方便,因为我可以随时到中国来谈业务或旅游,每年3次,每次可以停留30天。”
外国游客:希望提供“英文菜单”并标注“是否为素食”
来自波兰的M女士是第一次来中国旅游,她享受了240小时过境免签证政策。M女士对中国的印象是可以游览和关注的地方太多,北京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她将停留6天,计划游览长城、北海等热门景点打卡。
M女士说:“北京的一切都比预期的要好,旅游中多数情况下很便利。唯一遇到的小困难是,由于我是素食者,大多数餐馆不提供英文菜单,因此我不知道有些东西是否含有肉。如果能提供英文菜单以及标准是否为素食就更好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