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巷镇方夏村的一隅绿荫下
坐落着镜泊秦汉(方夏)时尚中心
一处用宣纸、旗袍与书香
串联起来的“文化会客厅”
来到这里,如同走进一道时空之门
从一纸一墨的传承,到一针一线的匠心
从衣袂翻飞的风骨,到茶与咖啡的交融
跨越千年的东方美学之旅由此启程
一张宣纸,承载文明的呼吸
108道工序
在红星宣纸非遗体验中心凝成刹那永恒
挥毫泼墨的身影与研学少年的笑靥
重叠在纸张的丝丝纹理中
古老的宣纸,仿佛化作能够触摸到的时光
落笔的墨痕,洇开了“纸寿千年”的脉络
一袭旗袍,绘织时代的变革
指尖轻拂绣着“黑姑娘”传说的丝缎
时空恍然倒转
清朝镜泊湖畔的渔家女
用一把剪刀解开繁杂的旧俗
改良长衫便化作自由的符号
而今的旗袍早已褪去桎梏
匠人将职业装的利落、礼服的华贵织入经纬
让传统成为时尚,千古永流传
一件绅服,照见君子的品格
移步绅服区,秦汉君子之风扑面而来
“君子如玉、温润而泽”
一件衣裳蕴含古人美德之意
恰成点睛之笔
已然从博物馆的展陈之物
活化为衣襟带风的烟火日常
一室书香,静泊心灵的方舟
阳光穿透“家+书屋”的雕花木窗
播撒在少年的研学日记上
此处,女性沙龙可以绽放心智之花
亲子手作编织出记忆的经纬
公益课堂更是点亮了社区的星火
村游之余,“文化摆渡人”也能成为你的注脚
在这里停泊深耕
一杯徽饮,调和古今的哲思
当安徽六安的石斛粉融入咖啡泡沫中
徽派茶韵与咖啡哲学便完美邂逅
文化的脉络就如同一杯咖啡润物无声
她还可以是宣纸上晕染的咖啡渍
是旗袍绅服映照出的时代剪影
亦或是书屋里不愿离开的自己
这样的“文化会客厅”
有的是宣纸上的墨迹未干
是试衣镜前的会心一笑
是咖啡杯底中沉淀的禅意
当非遗可触及、可穿戴、可品鉴
传承便有了永久赓续的丰润土壤
无论何时,当你路过这里
不妨推开这扇时空之门
与东方美学的唯美诗意撞个满怀吧
记者:顾超、王新彤(实习)、关潇(实习)
摄影:江惺秋
视频:朱昪(名优)、张雯昱
编辑:张悦灵(实习)
责任编辑:孙晨(首席)
终审:潘胡刚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