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乘风2025》)三公(第三次公演),26位姐姐被分成6个团队。

6个团队又被划分入两个赛道,第一赛道包括李艺彤团、叶童团、侯佩岑团,第二赛道包括吴宣仪团、王珞丹团、宋妍霏团。





角逐之后,宋妍霏团成为第二赛道的胜者,吴宣仪团、王珞丹团惜败。

吴宣仪团以668票输给宋妍霏团的735票时。



除开李晟在“加赛秀”里为团队赢得的20票,王珞丹团的团秀票数其实只有672票,与吴宣仪团在伯仲之间。



输就输了,只要没淘汰,下次公演还可以重来。但是,有必要搞清楚为什么输得这么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很重要。

一、舞美差异不大

上一次公演,舞美基本左右了胜负格局。夜间舞台的巨型屏幕特效实在太震撼,对白天舞台拥有碾压性优势。



三公舞台没有设置巨型屏幕,夜间舞台主要靠道具置景,视觉冲击力远不及巨屏特效。

当然,也不能说三公夜间舞台完全没有优势,毕竟白天是没有灯光效果的。

吴宣仪团的舞台道具是一组“抽象纱”艺术装置,借用的是山的意象。美则美矣,但并不能完全压制另外两组。



根据主持人的介绍,宋妍霏团录制时间是白天,但实际录制时天色已经黄昏。



她们的道具是一组大小、形状各异的反光伞,在周围灯光的明暗变换下能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真正在白天演出的是王珞丹团,四道镶满蝴蝶和飞鸟的白色拱门是她们的主背景。



在近景镜头里,视觉效果还不错,比单调的天空丰富了许多。



此外,王珞丹团还有现场弦乐队的加持,更是锦上添花。



综合来看,三个团队的舞美效果差别不大,所以左右胜负的因素在其他方面。

二、王珞丹团舞蹈难度低,还出错

宋妍霏团、吴宣仪团都幸运地选到了唱跳曲目。

宋妍霏团《Baby Don’t Cry》的舞蹈动作快捷,看上去较为复杂。但吴宣仪团的《风月》讲究女性的韵味美,也不是那么容易拿捏的。总的来说,两者的舞蹈难度相差不大。





同样,两支团队也都未能完美地完成舞蹈,表演过程中均出现了较大失误。

宋妍霏团一个五人并排站立的动作后,集体右脚向侧方滑出。其他人的脚都出去了,只有张小婉脚没动,在画面中显得特别突兀。



就不去细究她们手部的细节是否整齐、到位了,这个脚上的失误已经很影响观感了。



十分巧合,吴宣仪的失误也出在右脚上。

四人并排,当吴宣仪、倪虹洁、Vava都右脚滑出形成近似弓步的腿型时,曹颖只屈了屈左膝盖,右脚纹丝不动。

于是就形成了三高一矮、三曲一直的画面,很不协调。



王珞丹团的劣势在于又一次选到了唱乐曲目,对上唱跳毫无胜算。于是想着丰富舞台表现力,方式是在间奏时加了一段舞蹈。



舞蹈时长仅有20秒左右,动作都很舒缓,按理说不该出现太大的问题,顶多是不整齐罢了。可是,失误还是来了。

王珞丹、李晟、谭薇、祝绪丹四人摆出飞翔造型后,迅速后退准备进行下一个动作。





这时候,剪辑师迅速将镜头切到了祝绪丹、谭薇身上。



常规情况下,如果是双人展示的话,后面应该会有王珞丹、李晟的镜像镜头。

然而事实是,在这一组动作即将结束时,给了李晟一个短暂的镜头,王珞丹则“被隐身”了。



而且,李晟的动作完全能跟祝绪丹、谭薇的动作衔接上。也就是说,这一段其实是全体齐舞,并非双人展示。

至于为何剪得这么零碎,队长王珞丹还被排除在外,可想而知,王珞丹在这里很可能出现了失误。



这个失误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张小婉、曹颖的缺失腿部动作,以至于剪辑师不得不舍弃全景镜头。

三、王珞丹口型没对上

《天空之外》舞台的最后一遍副歌由王珞丹的清唱开启。

这句歌词是“季风吹向大海,到天空之外”,下面这张截图是王珞丹开始发“外”音的时刻。注意她的口型,嘴巴是张开的,上下牙齿均有暴露。



“外”的拼音是“wài”,读的时候从“w(u)”滑向“ai”,起始口型应该是发“w(u)”音的口型,嘴唇应该收拢突出。

而王珞丹当时的口型是绝对发不出“w(u)”音的。笔者目测,她唱出来的不是“天空之外”,而是“天空之rai”。

而观众听到的却是“天空之外”,现场播放的可能是录音室版本。



简而言之,王珞丹在“对口型”的时候失误了。更进一步思考,她可能忘词了。

结语

唱跳舞台以视觉为先,唱乐舞台以听觉为先。所以,《天空之外》其实很考验演唱能力。

从声乐实力上看,《天空之外》舞台上李晟最强,谭薇次之,王珞丹再次,祝绪丹垫底。



本就实力偏低,又出现失误,一直被节目组颇为重视的王珞丹,终于在三公成为了团队的短板。

现在的王珞丹,急需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舞蹈来证明自己。

(全文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