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家印干过的能够引起轰动的事里,填海造岛肯定排得上号。

2010年,他站在儋州湾海边,看着潮水拍打礁石,突然决定在这里造三朵“钢铁花”。

该想法源于他三年前在迪拜棕榈岛的见闻,那些种在浅海里的棕榈树形岛屿,每年能吸引上千万游客。许家印觉得中国也需要这样的地标,于是调集300多人的团队,花两年时间做出3000多份调研报告,最终选定儋州湾783公顷海域。

项目启动时遇到的第一个坎就是审批。按照规定,超过27公顷的填海项目必须国务院审批,但恒大把整个工程拆成36个小块,每块控制在27公顷以内,找了五家关联公司分别申报。



到了2012年,填海船队就开进了儋州湾,但直到2013年才拿到全部海域使用权证。这种“先开工后补票”的操作,为后续埋下隐患。

填海用的砂石比想象中更难搞,儋州本地石矿资源有限,恒大不得不从广西、广东调运,最远的一批砂石走了800公里水路。高峰期每天有200艘船在海上穿梭,每月要倒进400万吨砂石。

工人们形容现场像“现代愚公移山”,机器24小时轰鸣,扬尘能飘到十公里外的渔村。有老渔民说,以前出海能看见成群海豚,填海后连鱼群都少了。

建筑造型争议从打地基时就开始了,许家印亲自参与设计,要求三个岛屿必须像盛开的三角梅。施工方拿着3D建模图纸找他签字,他总说“再高点”“再飘逸点”。



最后呈现的童话城堡、欧式拱廊确实抢眼,但也有人吐槽像“巨型乐高积木”。2021年这些建筑入选“中国十大丑陋建筑”榜首时,儋州街头卖椰子的阿婆都摇头:“花这么多钱,就弄些怪模怪样的楼?”

然而,环保问题在2017年彻底爆发。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填海导致儋州湾63%的珊瑚礁死亡,白蝶贝栖息地消失85%。

台风过后海底漂着大片发白的珊瑚残骸,渔民拖网时经常捞到死鱼。恒大承诺每年投入1亿修复生态,但检测显示水质依然不达标。有专家算过账,要恢复填海前的生态,至少需要120亿和30年时间。

2015年开盘当天,10万人挤在临时搭建的售楼处,122亿销售额创下世界纪录。销售员穿着印有“日赚百万”的围裙,举着喇叭喊“3.2秒卖一套房”。



但很多购房者后来发现,自己买的房子压根没预售证。儋州政府后来撤销了39栋违规建筑的预售许可,可恒大早把钱投进混凝土里,退房款拖了四年才结清。

债务危机爆发后,海花岛成了恒大最烫手的山芋。2021年有业主发现,三号岛地下停车场的混凝土掺着海砂,九成样本不合格。

更荒唐的是,恒大为了应付检查,连夜在工地插假棕榈树,还策划过“炸楼造新闻”的戏码。到2024年,岛上7万套房子空置率超过60%,商业街奶茶店贴满转让告示,曾经排队两小时的网红餐厅,现在服务员比客人还多。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也耐人寻味。儋州2013年财政收入才30亿,恒大投资相当于当地五年财政总和。项目启动时市长亲自当项目联系人,环保部门检查总被“酒店改造”的借口搪塞。

直到2020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再次进驻,儋州才不得不拆掉39栋违建,但此时恒大已经欠下1200亿债务,连炸药钱都要东拼西凑。

如今站在海花岛观景台俯瞰,三座人工岛像被遗忘的积木。1号岛的欧堡酒店还在营业,但淡季时入住率不到三成;2号岛的高层公寓晚上亮灯率不足两成;3号岛的别墅区杂草丛生,游泳池里漂着落叶。

偶尔有旅行团大巴驶过,导游会指着远处说:“这就是那个许家印花1600亿造的岛。”语气里带着惋惜,也透着荒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