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8日,日本埼玉县八潮市发生一件揪心的事:一位74岁开卡车的老人,连人带车掉进突然塌陷的大坑里。一直到5月2日,人们才在坑里找到老人,但不幸的是,他已经离世了。整整95天,为啥救个人要这么久?这事儿让人忍不住想追问。
一开始救援就不顺利。当时坑有10米宽、6米深,消防员赶到后,还和老人说上了话,知道他还清醒着。可消防员刚想下坑救人,坑就又塌了,只能紧急撤回。后来想用吊车把卡车拉上来,结果钢丝断了,车头和车厢还分开了,坑越塌越大,最后变成40米宽、15米深的“超级大坑”,老人和驾驶室也被冲进了下水道。
救人时还碰上了一堆麻烦。地下污水管破了,每天2万吨脏水混着泥沙冲下来,像“流动的沼泽”,救援设备一放进去就陷住。腐烂垃圾产生的毒气,浓度超标20倍,对救援人员生命威胁极大。每次抽水,坑就又塌,逼得救援队一次次往后退。为了安全,只能先修下水道,这一修,时间全耽误了。
但除了这些客观难题,人为因素也让救援慢得像“蜗牛”。起重机调过来花了7个小时,商量救援方案时,各个部门你一言我一语,磨磨蹭蹭浪费时间。部门之间还互相推脱责任,完全没拧成一股绳。而且,出事的下水道是1960年代建的,早就老旧不堪。2022年路就裂了缝,政府却只是简单补一补,去年还把管道维护的钱砍掉30%。正是这些忽视,才让事故发生,还让救援难上加难。
和2021年大阪3天救出坠坑司机的速度相比,这次八潮市的救援又慢又费钱,预计要花3亿日元、3个月时间。这一对比,问题就更明显了。灾难救援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在应急管理、设施维护上的不足。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守护好老百姓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