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巴基斯坦因为河流水源问题起战争,印度人可够坏的,达成60多年的水源协议,说撕毁就撕毁,想放水的时候放水,让巴基斯坦成为水灾,巴基斯坦需要水源农业灌溉的时候,印度人又把着水源不放,因为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水源又被印度人三道水坝控制着,这样的事情不讲道义,引起战争那是肯定的事情,这个战争打起来还很有可无解。

在中国各个地方,民间或者村庄之间因为水源打起架来的事件不断,在山东,因为地处大气层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山东境内降水少,还因为山地居多,河流较少,水源更显得重要。可能是因为现在都不种地了,在八九十年代春天农业灌溉的时候,村子里因为争水源浇庄稼打架那是经常的事情,还有很多村庄因为争水源灌溉结下世仇。

比如在微山湖一带,历史上微山湖周围的村庄经常了为争水源打架,在当前,如果你在徐州人面前说徐州曾经属于山东,会引起来徐州人的严重反感,这就是因为徐州人与山东人在争夺微山湖水源问题上严重不满,相反其他地方,比如连云港,对他们说山东连云港,大多数人都能坦然接受,还会讲起来历史上哪些地方就属于山东人,但徐州人就不行,他们多数人强调与山东人切割得明明白白。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是统一的国家,比如像欧洲那样,山东是一个国家,江苏是一个国家,在微山湖一带,肯定要有战争发生。

青岛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后,水源也成为问题,青岛周围盐碱地居多,没有大的河流,没有足够的淡水供给城市,所以就划了山东最大的县域平度县给青岛,主要是从青岛的南村镇采取地下水供给青岛城市,结果当年引起平度人的不满,划给青岛文件没有出台之前,老干部们痛哭着找上级反对。当年平度是农业大县,采取地下水供给青岛后,必然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更影农业灌溉和农业生产,到现在没有因为水源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引黄济青工程的出现,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不是引黄济青,平度一带的水源怎么能供给得起青岛,如果不是因为山东省的统一筹划,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的统一,青岛百万人口怎么解决水源问题,如果不是国家的统一,这个地方是不是会有印巴那样的战争呢?



山东最大的客水资源是黄河,现在来看,黄河是山东人民的益河,可是在历史上,黄河多以山东人的害河而出现,因为黄河,给山东人带来许多灾难,这些灾难的背后,如果不是因为国家的统一,大多会以战争形式出现。

往前追溯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末的八百里水泊的梁山好汉,梁山好汉多是虚构的,当年的八百里水泊是真实存在的,三打祝家庄和打劫曾头市那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黄河离开山东八百年后,突然改道,在咸丰年间又来到了山东,当年山东官员到清政府诉苦,要求把黄河改道回去,山东人承受不起黄河的灾难,当时因为清政府是由安徽江苏一带的官员把持朝政,有话语权,所以山东人继续得承受黄河带来的三年两决口的水灾,清末民国时期鲁西一带匪灾盛行,那就是黄河水灾给山东人民带来的灾难形式之一。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当前印巴的局势,必然是战争。

1938年,黄河人为改道,在旧的黄河故道上,8年时间就形成了长600多公里宽6公里的人口聚集带,形成了1700多个村城,生活着40万人,主要段落在山东境内,当年国共还在内战期间,还能够坐下来谈判,达成四个协议,黄河顺利改道重新回到山东,即便到了建国初期,黄河还是经常决堤给山东人民带来灾难。

近年来,在黄河沿岸人民的努力下,黄河水灾基本上消失了,黄河成为一条益河,成为山东的最大客水来源,现在来看,幸亏黄河流经了山东,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上游水源污染问题。

黄河上游做到环保不排污,那是要付出成本的,而付出巨大的成本后,受益的是河流下游人民,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发生在中国这样统一的国家,是很难达成协调的,即便现在美国那样的国家,河流上下游之间的排污之争也是难以解决,而山东能与河南之间就能轻松就黄河水污染问题达成对赌协议,实现和谐的鲁豫有约,这样的事情,在西方那样的环境里,是很难想象的。比如印巴之间的水源协议,在联合国的协调下,花了9年时间才能让双方达成协议,而山东与河南之间,即便在国共内战期间,也能让河流改道这样的事情在几个月之间达成协议,而在新中国后,两个省之间就轻松达成了对赌协议,两个省的人民和谐相处,共享黄河带来的利益,这样的事情,看看当前印巴之间的战争,我们是不是庆幸生活在统一的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