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妙方:二至丸治更年期和肾炎,老中医亲身验证!
一、更年期不用慌,老中医有妙方
我最近遇到一位52岁的李女士,半年前开始出现腰酸、一阵阵发热出汗(我们叫潮热)、心情烦躁,症状还越来越重。她告诉我,这半年月经也乱了,量时多时少,周期完全没规律,还总是没胃口,大便也不成型。
我一看,这是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叫"肝肾阴虚证"。于是我用"二至丸"配合"逍遥散"加减开了个方子。
方子如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丹皮10克,焦栀子6克,柴胡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香附10克,菟丝子15克,煅牡蛎30克,浮小麦15克,生龙骨30克,再加3片生姜和6颗大枣。让她一天一剂,分早中晚喝,7天后再来看。
效果怎么样?
一周后李女士回来说,腰酸减轻了,出汗也没那么多了,但还是觉得累,腿脚沉重,大便还是不成形。我在原方基础上加了山药15克,又开了7剂。
再往后,李女士的症状就一天天好转了。一共喝了35剂药,她的更年期症状几乎都消失了。
为什么这么灵?
因为更年期综合征多是因为肝肾阴虚引起的,女贞子和旱莲草是补肝肾阴虚的好药。再加上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药物,全面调理,效果自然好。陈宝贵教授用这个方法治疗了很多类似症状的患者,效果都很显著。
二、肾炎蛋白尿,二至丸显神奇
45岁的年女士,患慢性肾小球肾炎已经7年了,同时还患有高血压。这次因为劳累,突然出现腰酸、双腿肿得厉害。
她来就诊时,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尿液检查显示:蛋白(++),潜血(++),肾功能倒还正常,就是血压有点高(140/95mmHg)。
我诊断她是"肝肾阴虚兼有脾虚"。于是用"二至丸"配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开方。
方子如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地黄2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黄芪15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30克。让她一天一剂,分三次喝,先喝14剂。同时也让她继续吃医生开的降压药。
结果怎么样?
14天后回诊,年女士腿不肿了,腰也不那么酸了,头也不晕了。尿检显示:蛋白(±),潜血(+)。效不更方,又吃了14剂。
再复查时,尿蛋白竟然完全消失了,潜血也只剩微量。继续巩固治疗2个月后,年女士的各项指标都基本正常了。
为什么有效?
女贞子和旱莲草是中医里补肝肾阴虚的名药,《本草纲目》都说它能"强阴健腰膝""益肾阴"。再加上丹皮、益母草、白茅根等药物活血化瘀、利水消肿,配合补肾健脾的药物,自然能收到好效果。
老中医介绍
陈宝贵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总结的"老年性痴呆从'神'论治"理论和"治胃八法",在业界很有名。他曾获得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小贴士
如果您有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出汗、腰酸、失眠)或肾炎相关症状(如蛋白尿、腰酸、水肿),不妨试试中药调理。当然,最好找专业中医辨证施治,用药更精准。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第40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