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说中药之效在于含有某种物质


何谓“中药”

认识中药为何能治病,首先要摒弃一个错误观念:认为中药中含有某种特定物质,这种物质对某种疾病有作用,或能抑制某种病菌,甚至能补充人体所需。

若持有这种观念,就偏离了中药的本质——你实际上是在用西医的思维看待中药。

什么是中药?

在中医学思想的指导下使用的药物,才能称为中药。

黄连、杜仲、石膏、龟板……从物质形态看,不过是树皮草根、土石枯骨,但中医思想发现了它们的作用,赋予其灵魂,它们才真正成为“中药”。

不要用分析的方法割裂中药的整体性

一旦说某种药含有特定成分,就已经割裂了它的整体性。

以黄连为例:

有人研究发现黄连清火是因为含有“黄连素”,于是提取黄连素用于治疗,确实有效。但长期使用后,人体产生抗药性,黄连素失效;此时回头再用完整的黄连,却依然有效。

再如青蒿:

青蒿是治疗疟疾的关键药物,能截疟。后来发现青蒿中的“青蒿素”对疟疾有显著抑制作用,提取后初期有效,但长期使用失效;而完整的青蒿却始终有效。

这就像一个兴旺的家庭:

不能说家业兴盛仅靠某一个人的功劳。实际上,全家齐心协力,每个人各司其职,共同成就了家业。若将某人单独剥离,他便毫无价值。

从物质分析角度看,一味中药含有无数成分,它们如一家人般协同作用,不可分割。黄连是整株黄连在发挥作用,青蒿是整株青蒿在发挥作用,而非其中某一种物质。

这种整体性如何体现?

若用微观理论分析其物质组成或化学性质,将永无止境,无法触及核心。

核心观点:

中药的疗效源于整体性,而非单一成分。割裂分析只会破坏其本质,唯有遵循中医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使用中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