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尺贴着灯杆测量角度,铁铲轻叩基座检测稳固性……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平原村的蜿蜒村道间,验收组正逐一对 “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 项目进行竣工核验。随着最后一盏路灯通过检测,全村355盏太阳能路灯以100%合格率正式点亮山乡。


郧西县路灯“扮靓”和美乡村。邹景根摄

“原以为筹款是场硬仗,没想到13天就凑齐了11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郭可勇望着渐次亮起的灯带感慨,“公益组织承担80%资金,185户680名村民主动自筹20%,有在外务工的村民主动联系捐出上万元,就连79 岁的丁德菊老人也要攥着卖鸡蛋的 20 元硬要支持。”仅两个月,56.48万元的亮化工程便宣告竣工,11个村民小组的险弯陡坡被路灯照亮,更让乡亲们的心在共建共享中紧紧相连。

一盏路灯,凝聚一份民心。这样的暖心故事正在郧西各地上演。今年全县7个村通过“公益搭台+群众参与”模式,撬动资金278.77万元,建成路灯1754盏,惠及6000余名群众。‌六郎乡通过“聚乡情・助振兴”乡贤联谊会吸引阮书周等成功人士捐赠210盏路灯;关防乡总兵沟村乡贤雷秀生、汪波带头捐款12万元,村民主动投工投劳参与基坑开挖,实现“零补偿施工”……

小路灯、大民生。农村太阳能路灯建设是湖北省十大民生项目之一。郧西县构建“上级争取+县级配套+公益基金+群众自筹+乡贤反哺”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整合各类资金600余万元,新建太阳能路灯3000余盏。


路灯伴行乡村道。邹景根摄

这些 “会发电的路灯” 采用经济实惠的太阳能供电方案,兼具智能光控、路口监控、抗风防冻等功能,年节约用电近 65 万千瓦时,不仅点亮了山间夜路,更照亮了产业发展之路。

暮色中的香口乡八亩地村,香菇制棒厂的机器声刚刚停歇,40 多名工人沿着路灯照亮的水泥路陆续归家。“每年得制棒120万棒,经常需要起早贪黑到棚里劳作,没有路灯心里总是慌慌的。” 制棒厂负责人李明应站在厂房门口算了一笔 “经济账”:“路灯装好后,制棒时间每天能延长3小时,年产量从120万棒提升至135万棒,一年能多赚 十几万元!”

建好,更要运维好。在关防乡,80盏路灯对应着120户“管护责任田”,大大提升故障响应时效。香口乡则建立“质量监督队+村民监理员”双重监管体系,64岁的老党员黄国民承接了路灯监督员岗位。“这是给子孙后代留的光明,容不得半点马虎。”

据统计,郧西县已安装太阳能路灯2万余盏,覆盖88%村庄。如今,“出门有灯、夜行有伴”成为乡村新常态。(邹景根 甘晓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