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磊看世界
刚刚签署的,名为“美国-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协议”,把大家搞得云里雾里,有的说这是乌克兰政府卖国,有的说这是美国政府着急结束俄乌冲突。那这份协议到底意味着什么,输家、赢家各是谁,影响几何等,是需要更深入的讨论的。
这份协议,对于美国来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背景。第一个是,本届特朗普政府,准备从俄乌冲突中抽离,也可以说要从整个欧洲大陆的军事支出这个层面,不想再多花钱和支援了;第二个背景是,特朗普政府通过一系列主动性很强的谈判,对俄罗斯进行了“摸底”,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双方逐步实现停火,乌克兰进入战后经济“重建”阶段的概率较大(可以开始做乌克兰的生意了,做俄罗斯的生意也行)。
那这份协议,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呢,其实从协议的名称就能看出来,“重建”、“投资基金”,真实的纸面赢家只有一个,就是美国的金融投资机构和相关控股企业,什么都没做,就开始控股乌克兰各类矿产的50%。
输家其实很难界定,因为没有更多的牵扯到国防和政治等领域,这份协议实际上从乌克兰的角度,也就是基于现有的谈判条件来说,已经是非常尽力了,拿到的具体协议条款其实都还可以,美国之前的援助不能再算债务了,相当于乌克兰用矿产权抵掉了,不用再还,但其实拜登时期的援助,本来也没说要让乌克兰偿还。投资基金美乌双方各占50%股份,美国要求私有化的几家国有企业也没有被强制私有化,更主要的是,基金在运作给方面的资金等问题,美国要负责拉投资。
那有没有牵扯到超主权的部分呢,有一个,就是以后无论乌克兰的国内政策如何变化,该协议不受乌克兰国内法的约束,也就是乌克兰国内法管不了这份协议,这个可能会是一个坑。但如果协议里面,要体现遵守乌克兰国内法,那乌克兰换一个政府、出台一个新的法律,就可能废除该协议,美国估计也需要考虑这一层。
如果不是按照协议本身,而是整个乌克兰的发展局势去看,乌克兰和欧盟应该是真正的输家,该协议只是一个超主权性质的经济协议,但协议里面美国占50%乌克兰矿产权,是基于此前美国对乌克兰的数千亿美元援助,可是欧盟等国家也有很大的援助,这个协议里面就没有体现欧盟的利益。同时呢,这个协议并没有对乌克兰的后续安全做出保障(只是模糊的强调站在乌克兰一边),可以说只是给美国提供了一个与俄罗斯、乌克兰、欧盟三方博弈的巨大筹码,无论是进入“重建”,还是继续战争,这个协议都可以从经济利益和战争选择方面,拿捏俄、乌、欧三方。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俄罗斯继续进攻乌克兰,那么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来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因为继续进攻乌克兰的话,美国在乌克兰的矿产所有权也会被俄罗斯所侵占,直接侵害了美国的现实利益,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就没有那么大的国内压力。
但请注意,这只是一种潜在的筹码,而并不能决定美国必须要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美国并没有这种义务(因为协议里没有具体体现),而如果美国宁愿损失在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也不去支持乌克兰,同时美国向俄罗斯妥协,实际上也是一种选择,也就是大不了把乌克兰50%的纸面矿产权送给俄罗斯,反正从勘探、开采、冶炼到形成真实经济利益还很早,美国也不会亲自下场去干这么累的活,就算有损失,也是被拉入基金的投资者。
而对于欧盟来说,这份协议意味着,如果未来进入到经济“重建”的阶段,欧盟的参与度和跟乌克兰经济合作的上限,是被美国卡死了的。这个矿产协议,实际上就是对乌克兰工业体系的一个超主权商业控制,而不仅仅是矿产,因为协议里还体现了整个矿产相关的供应链和市场行为,未来欧盟跟乌克兰的各类重大主权性商业合作,都要考虑这一协议。
这就使得在未来具体的对抗或冲突层面,美国虽然可能抽身,欧盟要负起全责,但俄、乌、欧三方都需要给美国“面子”,否则美国随时可以抛弃一方而去支持另一方,而且还不“违约”(协议里没有体现美国的其他必须性义务)。反过来说,就是哪天美国不想要和平了,不想冻结冲突了,有的是办法让冲突重启,就像当年乌克兰为了跟俄罗斯对抗,动不动就给欧洲断气一样(俄欧天然气管道经过乌克兰),三方关系都会被搅动,而此次重建协议所囊括的,可不仅仅是天然气等产业,而是全面的矿产和工业供应链。
俄罗斯呢,实际上也并没有额外的获得什么,如果从纯国土资源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确实承认了俄罗斯事实上的对克里米亚和其他东部几个州的控制,但并没有体现在协议里,只是给俄罗斯口头“甜枣”,并且通过美国的谈判“摸底”,俄罗斯的战争能力等,都被摸得一清二楚,可能并不支持占领乌克兰全境。美国也并没有逼迫乌克兰去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等的主权。
这就使得,整个协议没有体现任何敏感问题,完全出于美国自身“趋利避害”、后续挟制各方的目标,俄罗斯也无法明确反对,那后面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继续打,美国真可能就不管了(对美国的伤害无非是纸面协议里50%的矿产,这个不要也罢),而如果不打了,要开始重建了,那美国后续的获利就会源源不断。当然,为了给俄罗斯施压,在乌美签署协议的同时,美国批准了5000万美元的对乌军火合作,意思是俄罗斯就不要对美乌协议有什么看法,否则随时可以继续军援乌克兰。
说到这里,我们做一个后续局势的猜测。
关于俄乌冲突的后续发展,俄罗斯和美国的行动最难以预料,俄罗斯会不会发起新的战争,会不会扩大到北约国家等,美国会不会又整出新的幺蛾子,这真不好说,因为两者的历史都是反反复复的,根本无法从所表面传达的信息去判断,所以不能成为分析后续问题的确定性因素。而乌克兰和欧盟是比较具有确定性的。
欧盟未来要面对非常真实的安全挑战,那就是既要考虑对乌克兰的安全支持,还要考虑俄罗斯和美国的不确定性,但同时呢,美乌矿产协议又没有欧盟什么事,就连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意大利最后谈协议的时候,都把本来要一起谈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赶走了。虽然美乌协议谈判和起草等,欧盟在背后给乌克兰也出了很多主意,但也只是背后参与,是很憋屈的。
那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如果未来乌克兰或其他北约成员遭遇安全风险,欧盟要单独来支撑其军事需求,而如果俄乌冲突从此被冻结,进入到战后重建,欧盟只能靠更大的投入和建设,才能在乌克兰获利,而进入更多的顶端产业会受到美乌重建协议的限制,美国直接拥有50%的乌克兰矿产和与此相关的所有供应链优先权,欧盟得给美国打工才能在乌克兰获得更多重建利益,真变成了“小孩那一桌”。
在美乌重建投资基金协议里面,唯一体现欧盟的,是美国不再阻止或干预乌克兰加入欧盟,这并不是美国故意“让利”欧盟,而是乌克兰一直的要求,加入不了北约,加入欧盟总可以吧。乌克兰加入欧盟要对欧盟形成实际的发展性支撑,可能还较为遥远,而就算加入欧盟,如何处理美乌重建协议所体现的超主权性,对欧盟也是一个难题。
整体来说,战争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总要以某种方式结束,而按照目前俄乌冲突的结束或冻结方式,将是一种长期的,从热战走向冷战的模式。作为现实地理层面区域内部来说,欧盟和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态度,实际上比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更为重要,这就使得未来就算俄乌冲突被冻结,很大的概率也会进入到互相隔离的冷战状态,也就是俄罗斯和其控制的乌东、克里米亚地区,跟乌克兰其他地区和欧盟组成的发展联盟开始拼经济发展,同时互相制裁和隔离。
总体来说,特朗普冲击波对世界的影响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具体跟第一阶段的不同是,从完全的竞选语言,进入到了投资经济语言,就拿如此鸡贼的美乌重建投资基金协议,实际上重新回归到了“华尔街”介入世界地缘的模式,也就是从万斯、纳瓦罗、马斯克等竞选性输出模式,进入到贝森特等领衔的,提升博弈认知难度的,很难在大众层面掀起关注度,但又影响极其深远的美式“鸡贼”周期。
以上内容仅供闲聊!
文/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