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员承认损失太惨重
最近美国在也门的日子不好过,五角大楼官员承认,美军的MQ-9“死神”无人机只要飞进也门领空就被锁定,一周内连续被击落3架,6周内损失7架,总价值超过2亿美元。这种情况让美国大兵们头疼不已,毕竟MQ-9是美军最先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前在阿富汗、叙利亚等地都是“空中死神”,怎么到了也门就成了活靶子?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看看胡塞武装的防空能力是怎么突然变强的。根据美国媒体和军事分析机构的说法,胡塞武装手里的防空武器确实不咋先进,但胜在“够用”且“会用”。比如他们使用的“巴克-1”和“巴克-2”地对空导弹,射程能达到70公里,射高2万米,专门针对美军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设计。
这些导弹其实是伊朗“塔尔”系列导弹的仿制品,而“塔尔”技术又来源于苏联的2K12“库布”和9K37“山毛榉”防空系统。也就是说,伊朗通过技术转移,让胡塞武装拥有了对抗美军无人机的基础能力。
更绝的是胡塞武装的战术创新。他们把导弹部署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利用地形优势扩大射程,专门伏击低空飞行的无人机。同时,他们放弃了容易被干扰的雷达制导,改用红外传感器追踪目标。关键的是,胡塞武装还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能接收空管信号的电子设备,能实时监控方圆500公里内飞机的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提前设下埋伏圈。这就好比你在玩捉迷藏,对方却有一张实时地图,你一露头就被精准打击。
是谁向胡塞武装提供支持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伊朗的角色。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多次公开指责伊朗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和技术支持,甚至威胁要对伊朗“追责”。虽然伊朗官方一直否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胡塞武装使用的导弹残骸、无人机技术都和伊朗高度相似。比如2023年9月,胡塞武装公开的“巴克”系列导弹,其设计和伊朗的“塔尔”导弹几乎一模一样。
此外,伊朗货船多次被拍到在胡塞控制的港口卸货,虽然伊朗声称运送的是人道主义物资,但外界普遍认为里面藏着武器。
不过,这里面还有个更复杂的角色——俄罗斯。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俄罗斯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但胡塞武装手里确实有俄罗斯制造的导弹。比如他们改造的R-73E、R-27T和R-77导弹,这些原本是俄罗斯战斗机使用的空对空导弹,现在被胡塞武装改装成地对空导弹。这种改造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而俄罗斯和伊朗在军事技术合作上一直很密切,很难说这里面没有俄罗斯的影子。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胡塞武装击落的MQ-9无人机中,有部分残骸保存完好,甚至连美军最先进的GBU-53/B“风暴破坏者”滑翔炸弹都被完整缴获。这说明胡塞武装可能具备电子战能力,能够干扰甚至俘获无人机。
而俄罗斯在电子战领域的技术实力有目共睹,伊朗近年来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很难说胡塞武装没有得到他们的指导。当然,胡塞武装自己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在长期与沙特联军的对抗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擅长“土法上马”和战术创新。比如他们把普通卡车改装成移动导弹发射平台,用民用无人机搭载炸弹进行自杀式攻击,甚至用回收的降落伞重复使用导弹。这些低成本、高灵活性的战术,让美军的高科技武器一时难以适应。
美国及时调整战术
不过,美国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已经开始调整战术,让F/A-18舰载机和B-2隐身轰炸机携带远程武器,在防区外发动攻击,避免被胡塞武装的防空系统锁定。同时,美军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和施压,试图切断其对胡塞武装的支持。但胡塞武装背后的支持者可能不止伊朗一家,俄罗斯、黎巴嫩真主党甚至一些黑市渠道都可能在其中扮演角色。
总的来说,胡塞武装能频繁击落美军无人机,背后既有伊朗的技术支持,也有俄罗斯的间接帮助,再加上自身的战术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防空体系。而美国在也门的困境,也暴露出其对地区局势的误判和对非对称战争的准备不足。这场较量远未结束,未来的红海局势可能会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