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首日,
潮水般的人流涌入这片哈尔滨的老城区——
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
三八饭店、天津包子、老都一处、麦当劳、边特洋行……老味道、新商业在这片修旧如旧的百年老街、老建筑里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不仅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也吸引来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这里“寻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老味道。
为百年老街注入新活力
一个又一个新的商家,就像是这五月的春花,迎着春风,呼地一夜间就在百年老街靖宇街上开了出来。
麦当劳入驻靖宇街与景阳街交口的东永德大楼,夜晚橘黄色的灯光点亮百年老建筑,被众多网友追捧:“像是走在了欧洲的街路上”,一时间“中华巴洛克最美麦当劳”成为年轻人最热衷的网红打卡地。
1日,麦当劳门店旁边,边特洋行开业,大大的彩虹冰激凌模型摆在门前成为招牌,年轻人手持五颜六色的彩虹冰激凌打卡拍照,再次成为这条百年老街上的时尚新热点。天津包子、老都一处也选在这天在靖宇街上原址重新开业。
记者从哈尔滨城发投集团名城公司了解到,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首开区对18栋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招商过程中充分考虑意向商户与业态要求的匹配度后,对接了餐饮类、酒店类、休闲类、零售类、文化类、娱乐类等业态60余个品牌。目前,三八饭店、天津包子、老都一处、丰记永熏肉春饼、张亮麻辣烫、蜜雪冰城等众多商家已经开门迎客。
此外,已经取得经营权的老字号中华巴洛克温泉浴馆、中国丝绸、吴裕泰茶庄、华梅西餐厅等品牌商家也在加紧入驻中。新商业、老味道,快速融入到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首开区的商业版图中来,让百年老道外也在这春光里骤然苏醒。
“老字号”让老建筑更有味道
在靖宇街的百年老建筑里,原址重新开业的天津包子、老都一处,在正门入口搭建了中式的门楼,描金楹联挂在正门两侧。店里明厨明档,包子现包现蒸,有落座市民点了招牌菜和两屉包子,大饱口福。也有市民游客推门而入,询问是否可以外带两屉包子带走……
从靖宇街一拐即进了北头道街。这条小街的一侧已陆续开业了蜜雪冰城、张亮麻辣烫、三八饭店、丰记永熏肉春饼店,原址经营的同发面馆也开业在即。人间烟火气就在这往来的人流间、餐馆里飘散的饭菜香里,透出了浓浓的城市老味道和人情味。
尚未营业的同发面馆,一天之中已经多次被推门而入的市民游客们询问是否开业。工作人员笑呵呵地请大家进店里歇歇脚,并表示“店里还在进行最后的装修”。记者注意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木质老路灯灯柱和铁罩子白炽灯成为店内一景,有年代感的老街牌被挂到墙上,木匣子老收音机、老画报,走进店里让人感觉瞬间与老道外的百年历史拉近了距离。
分布其两侧的三八饭店、丰记永熏肉春饼店,也同样将年代感和历史感融入到了餐馆的装修氛围和腔调里。三八饭店,在店内将自创建以来的历史及曾经的辉煌经历展陈于墙上,让进店食客在品味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到饭店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前夏天下了班,我们经常带着孩子来三八饭店吃那个芝麻冰棍。”张阿姨和老伴今天特意从群力来逛老道外,老两口中午在三八饭店点了锅包肉、尖椒干豆腐。她告诉记者,她和老伴儿在道外长大,在道外生活了四五十年,前些年才搬到了群力的新家,两个人对道外都非常有感情,一有时间就想回来看一看,“三八饭店这些老店能重新回到老道外,真是太好了。”
新商家、老字号共唤城市记忆
“五一”长假首日,三八饭店人气很旺,午餐时段食客排队等号,餐桌已经摆到了后院。饭店的冷饮窗口也特别红火,一些老哈尔滨人特意远道而来,十根二十根地打包买走“老三八冰棍”,就为给家里人尝尝曾经的老味道。
老街里的老字号,凭借留在人们心底的老味道顾客盈门。新商家也在这百年老街上打起情感牌,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回头客。去年末,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首开区开始招商,在全市拥有多家品牌烧烤店的贾洪峰,在北头道街开起了丰记永熏肉春饼店。虽然是新店,口味却是哈尔滨人最熟悉的熏肉春饼。饭店装修以上世纪80年代怀旧风为主,流淌着满满的年代感:布窗帘、绿墙裙、黑白老照片、复古宣传画;二楼的两间包房里还特意设计了小人书墙和旧磁带墙。贾洪峰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出来吃饭,已不再只是为了满足食欲,而是冲着情感的需求来的。之所以选择在北头道街开熏肉春饼店,是感觉这个品类与老道外的腔调很契合,实惠又好吃,还能为进店就餐的客人们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到目前,贾洪峰的熏肉春饼店开业4个月,已积累了不少回头客。贾洪峰说,这里有老房子、老味道、老记忆,相信在这里创业也定会获得更多市民的支持与认可。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周辰 文/摄/视频
编辑:刘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