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一个迹象是,燃油车居然还有第二春。

直接看数据——3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3.7万辆,而总销量是291.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则为42.43%,燃油车的同期所占份额则为57.57%。

首季度的数据也已确认,新能源汽车共计307.5万辆的销量占总销量747万辆的41.16%。



更早的回暖迹象出现在2025年1月,2025年1月燃油车市场份额暴涨至58.5%,新能源汽车从巅峰的53.7%跌至41.5%



当时1月份燃油车回暖的时候,业内认为与春节过年回家跑高速的需求相关,但是在3月份依然在增长,在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车中,新能源车型高达67款,燃油车居然高达30款。



燃油车依然是市场基石,一个直接原因是,燃油车的价格已经可以闭眼入了。

懂车帝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底共有超过110款燃油车型降价25%以上,合资车霸占榜单,其中威朗、捷豹XEL、宝马X1和路虎发现运动版等车型,更是降价40%以上,朗逸、途岳、轩逸、卡罗拉以及英仕派等主流合资车型,也都是排名靠前,最大降幅都超过了35%!速腾、宝来、日产奇骏、本田CR-V、雅阁、皓影、雷凌以及途胜等车型,市场让利都超过了4万元。



雅阁的2025款车型优惠6.5万元,新车只需11万多就能拿下。而本田皓影、大众探岳、君威以及锋兰达等合资车,也都是入榜前50位,市场让利幅度都在30%以上。



这么大的优惠力度,让燃油车的性价比已经拉满。燃油车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续航等方面不用操心,这已足够说服很多预算不够,但注重用车刚需的群体购买油车了。一个数据是,北京现代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居然能超过50000台。



BBA曾经在很多人心目中是高不可攀的,但现在都已经够得着了。

很多消费者喜欢智能化,这是新能源车的优势与油车的短板,在过去,很多人在自身经济条件有限,但用车又是刚需的情况下,需要在稳定、耐用性、使用寿命与智能化方面二选一,前者是油车能更好满足,后者是新能源车更强。

但现在,油车的智能化也在迭代。比如奥迪 A5L Sportback在上海车展亮相,已经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配备 2个激光雷达、12个高清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支持高架、高速、城区高阶辅助驾驶,现场火爆。



此外,油车ABS的出现,使汽车不会傻傻的“听从”驾驶员的安排,面对湿滑路面,能够智能的控制制动系统,降低了汽车滑移的概率。

目前L2级别的辅助驾驶,已经在BBA这些燃油车阵营普及了,自动泊车都已经成为了标配,宝马3系,奔驰E级,不到30万,都可以买到顶配了。



从2025款宝马三系来看,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4.9英寸中控屏,科技感十足,鸡腿挡把不复存在,改由电子换挡拨杆取代,芯片为高通骁龙8155,车机系统支持苹果手机CARPLAY,330版本全系给了哈曼音响。



一个数据是,3月宝马3系狂卖14400多台!一举拿下了上月豪华B级轿车销冠。



目前燃油车在油耗性能上也有改善,加一次油能跑600多公里,不用担心续航和找充电桩的问题。

此外是政策方面,对燃油车的支持力度依然存在。工信部的最新政策是,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2025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纳入补贴范围,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车最高可获1.5万元补贴。虽然比新能源车的2万元补贴少了5000,但考虑到燃油车的保值率通常更高,长期来看并不吃亏!

这意味着,燃油车不会被政策"一刀切"淘汰,而是通过技术革新焕发第二春。

现在油车在智能化之外,零百加速性能也在逐渐改善。目前的主流燃油车,高速0-100km/h加速测试,6到8秒的区间虽不及一些高性能电车的"电机性能",但油车推背感依然令人满意。在很多消费者看来,"动力够用就行,"比起加速,更关注后期养车成本。"

现在车位都十几万一个,想电车用的舒服就得有车位,没固定车位固定充电桩电车体验要差很多。高续航版本定价偏高也把很多消费者推向了油车阵营。

此外,虽然固态电池续航更长、安全性更高、充电速度快,但从现在宁德时代布局换电可以知道固态电池短时间内难以普及。电池生产商也不可能把现有的液态电池产线丢掉,一块固态电池恐怕就要30万,别说淘汰燃油车,豪车市场都难以改变。



选车还是要看家庭实际需求。城市短途通勤可以考虑电动车,长途自驾或特殊环境用途的话,燃油车或混动车型可能更合适。

燃油车回春的趋势,其实是压力下的调整与重生,当业内都认为燃油车要边缘化的时候,反而催生了燃油车阵营更大的压力与变革动力,现如今,无论是在定价、产品性能,设计、智能化与零百加速以及底盘操控等诸多体验上,燃油车都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尽管面对新能源车,油车综合竞争力与科技感要处于劣势,但是产品的稳定性与性价比可能要更强,比如几乎不怕磕底盘。表显续航剩50,起码还能再开70。补能两分钟充满、全实体的空调按键,这可能也是俘获不少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燃油车正在学习新能源车优点,新能源车也在学习油车做好底盘与操控体验,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竞争其实是一场持久战,双方会长期共存、共赢,互相学习融合彼此的优点,取长补短,不存在谁会取代谁,只会是谁会发展的更好。当新能源车企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之后,摒弃油电门户之争,从汽车本身的角度去把车做的更可靠、更具竞争力,才是未来生存的可靠出路。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