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耕文明历史非常久远,村落是最常见的集体单位,村落才是许多中国人向往的归宿。我国拥有众多历史悠久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这些村落不仅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还展现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如今很多人城市民众都喜欢去古村落旅游,以下10个有名的中国古村落的详细介绍:
第十,浙江嵊泗无人村
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的嵊山岛北面,原名后湾头村,曾经富裕的小渔村最多超过三千人居住。由于交通不便,以及岛上西南部重点开发,导致后湾村的村民逐渐搬迁。如今全村只剩下一户人家,成为大家口中的“无人村”。全村屋舍被绿植覆盖,古蔓青藤,宛如世外仙境。被誉为全球28个被遗忘的绝美景点之一。
第九,江西雅溪古村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龙下乡,始建于明代初期,原为村中陈氏先民所建,至清后期发展到鼎盛。至今村内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和精美的客家民居建筑,是重要的客家文化村落。村中有众多景观,如福星围、龙源坝水库、客家文化广场等。
第八,广西大芦古村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始建于明代中期。大芦古村先民劳氏原为先南越王赵佗后裔,因功赐姓“劳”。大芦古村原为芦苇丛生之地,历经数代劳氏先民的艰苦创业,成为了广西楹联第一村和广西三大古村镇之一。传统节日时可以欣赏到大芦村精美的明清建筑和独特的楹联文化,如跳岭头、采茶戏等,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七,湖南板梁古村
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板梁古村始建于宋元之交,至明清时期强盛,建村历史已超过六百年,相传为西汉楚王刘交后人所建。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精美的湘南民居建筑,被誉为“湘南第一村”。村内景观宜人,如富春江风光、江南荷塘等。村中还有众多民俗和传说,如板梁村的来源传说,东圣祠传说、虫子茶、板梁大餐等。
第六,安徽旌德江村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始建于唐初,至明清时期步入鼎盛,原为江氏祖先建造。是明清两代文化名村,全村高中18名进士,人口繁盛时超8万人,被誉为“小杭州”。如今村内依然保存着大量徽派建筑,被誉为“皖南第一块风水宝地”。在此领不仅可以略到徽派建筑和江南水乡的韵味,还可以品尝丰富的民俗美食,如江村鱼头、糯米藕等。
第五,云南新华民族村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据记载,明代时期,新华村因制作首饰而已有盛名。村内生活着众多民族,而各个民族又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这里共同交织。新华民族村的手工艺品非常有名,被誉为“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千年古村”。同时有着悠久的银器制作历史,被誉为“中国银器第一村”。
第四,广东开平碉楼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广府民居的代表建筑。始建于明朝中后期,开平地区在明代以来崇尚远洋谋生,如今很多东南亚及欧美地区都有开平人的后裔。明代后期很多开平人荣归故里,建筑了大量的中西结合的民居,特别是到了清朝后期,国门大开,碉楼建筑日甚。如今保存下来的碉楼是我国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开平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如开平烧鹅、鳝鱼饭等。
第三,福建永定土楼
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始建于唐代,明代进入鼎盛时期。其建筑风格以圆形和方形为主,以生土、林木为原材料,经历夯实而成楼。同时土楼内部生活设施非常完善,部分土楼内还有祠堂和学堂。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被誉为“土楼之王”。永定土楼是“最古老、最大、最高、最多”的吉尼斯纪录。
第二,安徽西递村
位于安徽省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始建于北宋仁宗皇祐年间。相传为胡氏祖先建造,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步入鼎盛。是典型的徽派耕读文化建筑代表,被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对长三角地区的建筑风格影响深远。全村四面环山,中有三条溪流穿村而过,至村中合流,风水位置绝佳。
第一,安徽宏村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相传为汪氏祖先所建造,全村以独特的“牛”形格局,并将人水合一、天人合一融为一体,体现了农耕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其中位于村中心的月塘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现今仍然保存着大量徽派建筑,其中包括素墙黛瓦、马头墙、天井等徽派标志性特色。宏村除了有精美的木刻、石雕和砖砌,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及传统美食,如鳜鱼、粉蒸肉、臭豆腐等,多是徽菜名品。
本期就到这里!
关注小秀才,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