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问五台山弘愿老禅师:“世人常问人生最快乐最有价值之事,佛经中可有否?”老禅师微微笑道:“且听五句禅语,如五面明镜,照见本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老禅师以茶汤为喻:“你看这杯中碧螺春,初泡时浓烈如少年志气,二泡渐入佳境似中年沉稳,三泡后淡若清风——所谓快乐与价值,本无定相。世人追逐功名如捞水中月,执念愈深,离本心愈远。”阿弥点头说道:人生最快乐之事,是放下对“有为”的执念,如云卷云舒,自在无碍。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老禅师指向檐角风铎:“风动时铃响,风止时寂然。心若住于声,便困于无常;心若不住,铃响与寂静皆是菩提。”这时,阿弥低头看到有扫帚划过石阶的痕迹,缓缓说道:人生至乐,如扫地般“应无所住”——不困于过去功德,不贪未来果报,只于当下耕耘。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老禅师以松针入茶:“松针沉浮,看似有形,实则随水而化。世人贪恋色相,如执枯叶为金,却不知空性才是万物的生机。”阿弥望向庭前古树,枝头新绿与落叶共舞:原来最珍贵的价值,是看透表象后的慈悲——接纳无常,方能在“空”中生出无限可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老禅师拾起一片槐叶:“此叶脉络如星河,露珠映乾坤。扫地的笤帚能扫净石阶,亦能扫尽心头尘埃。”阿弥抚过叶片,忽觉渺小与宏大本无分别:人生至乐,是于细微处见真章——一餐一饭、一呼一吸,皆是修行的道场。
“明心见性,不假外求”
老禅师以镜映日:“心若明镜,何须向外寻光?世人求福求慧,却不知福慧本在心头。”阿弥望向潭水倒映的晴空说:最究竟的价值,是如“深潭印日”般守住本心——不逐外境,不惑于相,方得自在圆满。
弘愿老禅师最后以偈点化:“桥流水不流,心静万象休。快乐非所得,本自具足留。”人生最快乐最有价值之事,原非向外追逐,而是向内觉醒——以佛法为灯,照破无明;以禅心为舟,渡尽迷津。如此,方知“一饮一啄,无非般若;行住坐卧,皆是菩提”。
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顶礼至尊诸圣为众生祈福:南无阿祖太上老君!阿弥陀佛!六时吉祥!阿观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积德,越来越好!南无阿弥陀佛,一切变得越来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阿观自在,菩提萨婆诃!阿观自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
(李松阳2025公历0503《非常财富》 第02895篇 阿弥闻道第10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