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维系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的重要纽带。在父母的庇护下,一家人其乐融融,即便有摩擦也能很快化解。可一旦父母离世,曾经亲密无间的手足,有时却会因为一些东西反目成仇。当兄弟姐妹开始争抢这三样东西时,往往意味着这份亲情走到了尽头,再难回到从前。

争父母留下的财产



父母辛苦一辈子,多少会留下一些财产,可能是存款、房产,也可能是金银首饰。这些本应是父母对子女最后的关爱,却成了兄弟姐妹矛盾的导火索。

邻居家的老两口去世后,留下一套市中心的老房子。三个子女为了这套房子,闹得不可开交。老大说自己照顾父母时间最长,应该多分;老二觉得自己经济条件最差,房子理当归他;老三则拿出父母生前的手写纸条,上面隐约提到房子给最小的孩子。三兄妹从最初的争吵,到后来互相指责、谩骂,甚至闹上了法庭。曾经无话不谈的亲人,因为一套房子,彻底成了陌生人。

在利益面前,有些人忘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只看到眼前的物质。争来争去,财产或许到手了,可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却没了,实在得不偿失。

争着逃避家族责任



父母离世后,维系家族亲情、照顾家族里的长辈与晚辈,本是兄弟姐妹共同的责任。然而,有些兄弟姐妹却把这份责任当作沉重的负担,争着逃避,最终让亲情在相互推诿中变得脆弱不堪。

老家村子里的陈家兄弟就面临这样的情况。父母去世后,家中还有一位年近八旬、行动不便的奶奶需要照顾。大哥在城里工作,以距离远、工作忙为由,很少回老家;二哥觉得自己经济压力大,养活妻儿都困难,不愿承担照顾奶奶的费用;三弟则认为大哥二哥作为兄长,理应为家族多付出。兄弟三人互相扯皮,谁都不愿主动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最后,奶奶只能被送到条件简陋的养老院,在孤独中度过晚年。

不仅如此,家族里其他亲戚遇到困难,需要他们帮忙时,兄弟三人也是能躲就躲。一次,堂叔家的孩子生了重病急需用钱,向他们求助,三人却纷纷哭穷,不肯伸出援手。渐渐地,家族里的人对他们失望透顶,兄弟三人之间也因为互相指责对方 “不孝顺”“没担当”,关系越来越僵,逢年过节都不再往来。家族责任是亲情延续的基石,当兄弟姐妹都在逃避责任时,亲情的纽带也会随之断裂。

争对父母后事的 “话语权”



父母去世后的后事安排,本应是兄弟姐妹共同商量、齐心协力去完成的事。可有些家庭,却因为谁来操办、怎么办而产生分歧,争得不可开交。

同事老家有一家人,父母去世后,几个兄弟姐妹在葬礼的规模、墓地的选择上意见不一。老大想办得风光些,多请些亲戚朋友;老二觉得应该一切从简,节省开支;老三又坚持要选风水好的墓地。大家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葬礼办得乱七八糟,亲戚们也都看了笑话。这件事后,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埋怨,关系降到了冰点。

父母后事本是子女尽孝的最后机会,可因为争 “话语权”,不仅让父母走得不体面,也让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实在令人痛心。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兄弟姐妹本是这世上最亲近的人,可因为争财产、争着逃避家族责任、争 “话语权”,让这份亲情支离破碎。与其为了这些东西伤了和气,不如多想想小时候一起玩耍的美好时光,互相体谅,互相包容。毕竟,有些东西失去了还能再得,可亲情一旦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