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龙非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节有虚构,主人公化名,勿对号入座】
1990年12月,在连队三个排有6个排长,我当排长两年多时一下子3喜临门:荣立三等功,晋升副连职,同时调入团政治处组织股当干事。回想起这两年多的经
历,对指导员的感激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1988年7月9日,我从陆军学校毕业分到四连当排长,但是,当天开饭集合后,我就被连队的一个奇怪现象给弄懵了。
原来,吃饭时我意外发现,连队3个排,包括我在内竟然有6个排长。
上军校前,我在另外一个部队当战士,那时我们连队也是3个排,但排长才2个,还有一个排长是由一个资格老的班长代理的。
饭后,我和我们排里一个班长聊天,问到连队为何有6个排长?班长说,连队原来3个排确实只有3个排长,但是就在这两年,部队精简整编,团里撤销了一个营的编制,排长这一级干部又一般不允许安排转业,因此都挤到了剩下的两个营里面……
多出来的这些干部,当时有一个词叫编余干部。
而在我所在的二排,目前有两个排长,在我来之前,排里的工作都是由另外一个排长负责的。
我虽然是刚刚从军校毕业分来的,朝气蓬勃,但上级并没有明确我是编余还是编内,我不知道排里的事情该管还是不该管?
为此,我曾一度十分困惑,以后的排长工作该怎么干啊?
然而,就在我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的时候,江指导员却在第3天早饭后主动找我谈话。
当时,我吃完饭刚走出饭堂,还没走两步,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谭排长,你等一下!
我连忙回头,发现是江指导员叫我,于是,我连忙停下脚步,转身向他走去。
指导员说:“走,咱们先到器械场那边去……”我跟着他往旁边的单双杠器械场走去。
“到连队两天了,你感觉如何?”“其它都挺好,就是感觉排里有2个排长,挺别扭的,不知道该咋办?”
指导员笑笑说,可以理解,这种情况谁见到谁也会多想的。部队精简,连队一下子多出来许多干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种情况不仅咱们连队有,咱们师其他连队也有,别的连队还有2个副连长、3个副指导员的呢。
我叹了一口气说,排里多了一个排长,不仅是我本人感到无所适从,就是下面的班长汇报工作,我也感到他们挺为难的……
指导员看了我一眼,庄重地对我说,目前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多久的,会随着干部转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眼下这种情况,也确实是一个机会。
机会?我不解地看着指导员。
指导员看着远方的战士说,目前这种情况,上级十分清楚,首长们也在等待时机,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表现不积极,或者“躺平”,那就意味着淘汰……
看我听得很认真,江指导员说,越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一个聪明的人也就越
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想尽办法努力工作,抓住时机展示自己,让首长和同志们看到你的素质和潜质……
指导员的话令我茅塞顿开,从此,我恢复了离开军校时的那种踌躇满志状态。
8月初的一天,团政治处下发通知,说是要在国庆节前夕组织全团歌咏比赛。
晚上,指导员召开连队干部会议,学习了上级的这个通知,明确提出连队要组织教唱歌曲、踊跃参赛,争取夺得好成绩的要求。会上,指导员征求大家意见,看谁来教歌,采用什么方法训练唱歌,指导员的话说完后,参加会议的干部们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说话。
这时,我站起来说,我本人也喜欢唱歌,也识谱,我来教大家唱歌吧,至于比赛的形式,我在军校时经常参加系里和学校的歌咏比赛,也算是有点经验……
看到我主动承担责任,指导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到其他同志没有补充意见,当即就批准了我的想法。
会议结束之后,我和文书当晚就在连部会议室里加班,把上级指定的几首歌的歌词内容抄写到大白纸上,虽然我的毛笔字写得一般,但写得很认真。
从第二天晚上起,每晚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学唱歌曲,每个星期我们学唱了三首……
到了后来,我借鉴在军校学员队时学到的开展军营文化工作的方法,采取领唱、合唱相结合,固定队列与队形变换相结合,到了后来,我还想到了诗歌朗诵与歌曲合唱相结合的方法,活泼的演唱形式,令战士们兴趣大增……每次唱歌和排练,指导员都到场,和战士们一起参加唱歌活动……
这样的活动,我们持续准备了近两个月。
9月29日下午,全团在大礼堂组织歌唱比赛,我们四连准备充分,声音哄亮,指挥得当,经评比小组综合评定,我们在十九个参赛队里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扛回了团歌唱比赛的红旗。
我们连饭前、晚点名坚持唱歌,歌声嘹亮。在此后的几次全团干部大会上,团政委多次点名表扬四连军营文化工作抓得好。
同时,在战术训练中,我始终和班排的战士们在一起,要求战士做到的,我带头做到。
3公里跑、5公里,我每次都跑在排里的前面。在军校时,体型消瘦的我一直跑在
前面第一方阵,到了连队,我不仅跑得快,关键时候也帮着掉队的战友扛背包。
1989年8月,上级明确将我纳编。
有两个资格老一点的排长,训练时也到了现场,但说得多,做得少,指指划划。看到我这个新排长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眼神里的不屑。
业余时间,连队有十几位战友喜欢打篮球,虽然我个子才一米七五,但我跑得快,又善于联络大家,时间一长,我渐渐被大伙推举为连队的球队队长。
1990年9月,团政治处主任带着机关工作组一行3人到连队蹲点,两个星期里,工作组队成员到训练场查看训练情况,吃饭时分开到班里的桌上就餐,他们中还有一个也喜欢打篮球,晚饭后和我们一起打全场比赛。
12月,连队一名排长调到其他连队当排长,一名排长调到其他连队当副连长,而我却一下子三喜临门:荣立三等功,晋升副连职,同时调入团政治处组织股当干事。
没想到的是,在我到组织股当干事才2年的时候,1992年底下到连队任指导员,成了全师最年轻的指导员。
1994年,我调回组织股当股长,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已经是另外一个团的政治处主任,最后从团政委的岗位上转业。
我非常感谢四连的江指导员,没有他的及时开导,我恐怕会在当时排长多的情况下迷失努力方向,没有那个时候工作的基础,我恐怕会是另一番样子了。
感谢组织股长和政治处主任,我到机关后,他们教思想,传方法,给我提供了新的工作起点和学习成长机会。
我主任和政委后,也经常像老指导员那样,教育和启发引导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当排长时的经历,给了我许多启发,其中一点,就是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进取
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善于把自己的特长与部队建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青春军营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素材来源于素材提供者,个别细节虚构处理,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文中主人公化名处理。图片源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