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突然放出大招,公开承认自己的部队打进了库尔斯克战场,这事可不简单,库尔斯克刚被俄罗斯宣布全境收复,朝鲜这时候跳出来秀肌肉,摆明了想让全世界看看它的实力。
从硬核的作战风格到“崔贤”号导弹护卫舰的亮相,朝鲜不仅在战场上露脸,还把朝俄合作的成果摆上了台面,这波操作,到底是想刷国际存在感,还是藏着更大的战略野心?
库尔斯克的战火刚熄,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军已100%收复这片战场,就在这当口,朝鲜突然高调宣布,自己的部队也掺和了这场硬仗。
据俄方媒体报道,朝鲜部队在战场上的风格相当硬核,队形独特,冲锋时毫不犹豫,伤亡都不怕,展现出一种“豁出去”的气势,这种打法跟俄军的体系化作战不太一样,但效果不俗,硬是帮着俄军啃下了不少硬骨头。
朝鲜在这时候把自己的贡献摆上台面,可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库尔斯克战役是俄乌冲突的一个关键节点,全球媒体都在盯着,朝鲜借着俄方胜利的东风,把自己的军队推到聚光灯下,等于在国际舞台上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过去,朝鲜的军事能力常被外界质疑,认为不过是“老旧装备+人海战术”,这次实战,朝鲜用行动证明,自己的部队不仅能打,还能跟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并肩作战。
这种曝光对朝鲜来说,简直是免费的形象广告,尤其是在地缘政治上,朝鲜长期被孤立,这波操作无疑让盟友和对手,都得重新掂量它的分量。
朝鲜还通过库尔斯克的实战,实打实地锻炼了部队,现代战争跟过去不一样,信息化、联合作战成了主流,朝鲜军队以往更多靠地面部队,缺乏高强度实战经验。
这次在库尔斯克,部队要适应复杂地形,还要跟俄军协同,学习怎么在现代战场上玩转战术,这种经验,远比演习来得值钱,朝鲜军队的战斗素养和组织能力,估计都上了好几个台阶。
而且他们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近些年也发展迅猛,最近亮相的“崔贤”号导弹护卫舰绝对是个大亮点,这艘5000吨级的舰艇,乍一看不咋起眼,但装备却让人眼前一亮。
舰上装了相控阵雷达,布局跟美国“神盾”舰有点像,还有近程、中远程舰空导弹,巡航导弹,甚至弹道导弹,这配置,简直是把能塞的火力全塞进去了。
朝鲜的工业基础不算强,能造出这样的舰艇,背后肯定有外援,外界普遍猜测,俄罗斯在这事上没少帮忙,两国军事交流明显加深,俄罗斯在雷达、导弹制导和情报支持上的技术,很大可能流到了朝鲜手里。
“崔贤”号的亮相,不只是秀肌肉那么简单,朝鲜的武器体系,跟其他中小国家比,独树一帜,像越南、印尼这些国家,海军装备多是买来的,体系化程度不高。
朝鲜不一样,它硬是在有限资源下,把导弹、舰艇、雷达捏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网,这种布局,透着股“火力至上”的执念,尤其是舰艇上装弹道导弹,这在全球都少见。
如果未来这些导弹能搭配核弹头,威慑能力估计得翻倍,显然,朝鲜在装备发展上,已经不满足于防御,而是想打造能投送力量的战略平台。
去年,金正恩和普京在俄罗斯会面后,两国签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军事领域是重头戏,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消耗巨大,需要外部支持,朝鲜正好能提供资源,比如弹药、人员,甚至是战略上的牵制。
这项合作可不是一方得利,俄罗斯的技术和经验,对朝鲜来说就是及时雨,库尔斯克作战,某种程度上成了双方合作的试金石。
朝鲜军队不仅拿到了实战机会,还通过跟俄军的配合,学到了不少现代战争的门道,这种合作对朝鲜的军事现代化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过去,朝鲜的军事力量主要用来防御,顶多在朝鲜半岛周边搞点威慑,现在它的装备和技术,隐隐有了“走出去”的架势。
比如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射程,已经能覆盖更远的区域,等于在告诉美国、韩国这些对手,朝鲜的军事现代化,不是闹着玩的。
朝鲜通过这次参战,成功把自己的名字跟俄罗斯的胜利绑在了一起,这在外交上是个巧妙的棋,俄乌冲突让全球地缘政治分裂加剧,朝鲜站队俄罗斯,不仅巩固了朝俄联盟,还可能吸引其他反西方阵营国家的注意。
像伊朗、叙利亚这些国家,跟俄罗斯关系都不错,未来可能也会跟朝鲜有更多互动,朝鲜的军事能力和技术进步,成了它打开国际合作的一把钥匙。
可以说,朝鲜承认参与库尔斯克作战,绝不只是为了炫耀战果,它通过实战锤炼了军队,借俄罗斯的胜利抬高了国际地位,还靠着朝俄合作,把自己的装备和技术推到了新高度。
这一系列操作,很大可能是想让世界重新认识一个军事现代化的朝鲜,未来,朝鲜的武器展示和国际动作,恐怕还会更频繁、更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