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法媒消息,2025年4月30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乌克兰副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一份《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这份协议围绕乌克兰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构建起美乌双方的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实质上也开启了一场围绕资源、主权与全球秩序的博弈。

而在这份合作背后,既有特朗普“资源换军援”的战略意图,也隐藏着乌克兰的被动与博弈。

01从军援到“资源偿还”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迅速调整了对乌克兰的政策基调。相比拜登时期强调“无条件支持”,特朗普更倾向于“利益优先”。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出:既然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那么乌克兰理应通过资源或经济合作方式回报。

这一观点曾引发乌克兰国内与西方盟友的担忧。特别是今年2月,总统泽连斯基亲赴华盛顿推动协议,但遭到特朗普政府的公开冷遇,不仅没能达成合作,还面临美方中断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的“惩罚”。这一插曲也让双方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直到近期,局势才发生转变。美乌重启谈判,俄罗斯的态度也是促使特朗普对乌政策重新评估的一个重要关键。

02协议核心内容:矿产换资本,共建投资基金

本次签署的《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围绕的是乌克兰境内的战略矿产资源(尤其是稀土和稀有金属),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共同设立战后重建基金

由美乌两国共同设立、共同管理的“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将正式启动。该基金的初始注资来自未来新发放的矿产开发许可收益,其中50%将注入基金,并用于基础设施重建、新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投资。

乌克兰保留资源主权,美方获取优先合作权

协议强调,乌克兰拥有对地下资源的完全主权,包括选择开发对象与方式的决定权。但美国企业将在新开发项目中享有“优先合作资格”,这意味着在获取利润的同时,美国也将对乌克兰战略资源拥有实质性影响。

利润前十年不分红,基金收入免税

为了保证重建资金的连续性,双方承诺该基金在前十年内不进行利润分红,而是将收益全部用于再投资。同时,基金注资及回报将在两国法律框架内享受免税政策,减少经济摩擦。

乌方无需偿还过往军援

最关键的一点是,协议明确写明:乌克兰无需以任何形式偿还此前获得的美国军事援助。这被视为乌方在谈判中的重要胜利,避免了“资源抵债”的政治污点。

03美方意图:投资替代军事干预,经济制衡俄罗斯

签约仪式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项协议是“对俄罗斯的明确信号”,展示了美国对一个“自由、主权、长期繁荣的乌克兰”的支持。他还指出,美国将通过资本、人才和治理标准的输入,加速乌克兰的经济复苏,并形成战略影响力。

换句话说,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并非长期军事介入乌克兰,而是通过经济主导来控制地缘政治走向。通过“投资+资源绑定”的方式,美国不仅能避免继续“烧钱式”军援,还可借助乌克兰未来增长红利反哺自身。

这种模式看似理性,但也意味着乌克兰将更加依赖美国资本和经济决策,主权与自主性可能面临新一轮挑战。

04泽连斯基缺席:裂痕未平,信任待修复

尽管协议成功签署,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未出席仪式。这一细节透露出双方关系仍未完全修复。今年初他在华盛顿遭受羞辱性的外交挫折,令乌克兰政府对特朗普团队始终保持警惕。

据媒体报道,泽连斯基近期与特朗普在教皇葬礼上的“短暂寒暄”虽缓解了一些紧张情绪,但双方战略互信仍需时间重建。

05资源之下的政治杠杆

这份协议表面上是一份“矿产投资合作”,实质上却是美乌在俄乌冲突后半场展开的深层战略绑定。乌克兰用资源换资本,美国以投资换影响。而在协议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乌克兰究竟是要成为独立国家,还是地缘政治棋盘上的筹码?

未来几年内,这项协议的执行效果将极大影响乌克兰的重建路径,也将成为特朗普外交战略能否立得住脚的关键考验。

(欧洲时报/K 编译报道)

编辑:K


点在看分享好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