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一到,气温飙升,“香港脚”也开始兴风作浪。相信不少人都被它折磨过,脚趾缝瘙痒、脱皮,严重时还糜烂、起水疱,一脱鞋,那味道更是让人“上头”。
日常护理:给双脚打造健康环境
1.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特别是脚趾缝,一定要清洗到位,洗完后用干净的毛巾彻底擦干,避免残留水分。如果洗完脚没擦干,脚丫一直湿乎乎的,就像给真菌提供了“豪华泳池”,它们能肆意繁殖。要是时间充裕,多晾一会儿脚丫,让它充分干燥。
2. 选择透气鞋袜:穿上不透气的鞋子,再配上吸汗差的袜子,那双脚就如同在蒸笼里,闷热又潮湿,简直是真菌的“快乐老家”。所以,要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比如运动鞋、帆布鞋,袜子选棉质的,吸汗又透气,还得勤换洗,让双脚时刻保持清爽。
3. 避免交叉感染:别和他人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物品,去公共浴室、泳池时,尽量自带拖鞋,不穿公用的。要是家人有脚气,更要注意分开使用,防止真菌“串门”。比如一家人共用一个脚盆泡脚,脚气真菌很容易就传染给其他人。
药物治疗:直击真菌老巢
1. 外用抗真菌药物:这是治疗脚气的常用药,像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都能有效杀灭真菌。涂抹时,要均匀覆盖患处,包括周围看似正常的皮肤,每天涂1 - 2次,坚持2 - 4周,哪怕症状消失了,也别马上停药,再巩固1 - 2周,防止真菌“卷土重来”。比如,有人觉得脚不痒、不脱皮了就停药,没几天脚气又复发了。
2. 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果脚气比较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或者感染面积大、反复发作,医生可能会开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盐酸特比萘芬片等。不过,这类药可能有副作用,像影响肝功能,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用药期间还要定期复查肝功能。
3. 角质溶解剂辅助:对于角化型脚气,脚部皮肤增厚、粗糙、干裂,光用抗真菌药效果不好。这时可以用点角质溶解剂,如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先软化去除脚部的死皮,让抗真菌药物更好地渗透进去,提高治疗效果。
民间偏方:效果因人而异
1. 白醋泡脚:白醋有一定杀菌作用,用适量白醋兑温水泡脚,能抑制真菌生长,缓解脚气症状。但要注意,脚部有破损、溃疡时不能用,不然会刺痛,还可能加重感染。
2. 花椒盐水泡脚:花椒和盐都有杀菌止痒的功效,取适量花椒、盐加水煮开,放温后泡脚,能减轻瘙痒。不过,已溃疡感染者要慎用。
3. 无花果叶泡脚:取几片无花果叶加水煮10分钟左右,水温合适时泡洗患足,每天2次,对部分人有效果,一般泡三五天能缓解症状。
脚气虽然不是大病,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家要重视起来,做好日常护理,合理用药。要是脚气问题顽固,怎么都不好,别犹豫,赶紧去医院皮肤科,让专业医生帮忙诊治。
#脚气##奕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