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轻岛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
2017年12月29日,谭秦东在美篇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他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作为医生揭露药品问题,会成为 “惨淡人生” 的开端。
他用专业知识写下网文,换来的不是掌声,而是手铐、疾病与失业
跨省追捕、拘禁调查,让他的人生自此跌入谷底
仅仅8年,那个曾经在手术台上挽救生命的医者,如今只能困卧于病床之上,等待死亡的到来。
从意气风发的医生,到行将就木的患者。
究竟是谁,主导了他人生的转变?
医学硕士,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图片
“鸿茅药酒,每天两口。”
这句经典的广告词,是多少人的回忆;
每到饭点或是黄金时段,总有鸿茅药酒的广告。
然而对鸿茅药酒的功效,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它是“保健品”,有人认为它是“救命药”。
而在谭秦东看来,这酒背后,大有文章!
谭秦东如此判断,并非是外行指导内行。
他毕业于中南大学,麻醉学专业,是一位拥有专业文凭的医学硕士。
并且本人也在南医大附属第三医院,担任了数年的麻醉医师。
谭秦东虽然不是主治医师,但他也曾接触过不少医院病人。
从那些病人的口中,他也得知了“鸿茅药酒”的名字与功效。
他对鸿茅药酒宣传的神奇功效,与实际成分之间的差异产生了好奇。
2015年,谭秦东从医院离职,创立了自己的医药科技公司。
为了对医药市场调研,他购买了一瓶药酒,想要研究一下。
可随着对鸿茅药酒分析得深入,他越发察觉到不对。
与此同时,谭秦东的父亲也是鸿茅药酒的用户。
可随着老先生的服用,不仅没有改善老人的身体状况,反倒加重了某些指标。
自己的观察,与亲近人的体验,让谭秦东逐渐意识到。
所谓的“救命药酒”,似乎并不像广告里的那样“可靠”!
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谭秦东内心的疑虑越来越深。
他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公之于众,让更多人了解真相。
2017年12月19日,谭秦东在“美篇”APP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
文章截图
在文中,他指出药酒并不适用于所有老年人。
其更是列举出长期饮用,会对心脏、血管造成的危害。
其中就包括心肌、瓣膜的变化,以及血管的老化与堵塞。
不过或许是因为新账号,或许是文章专业程度太高。
谭秦东的文章并没有爆火,直到事发之时,也不过数千阅读量。
眼看着博文石沉大海,他也逐渐把这件事抛之脑后。
殊不知,正是千余字的内容,将发酵成何等的滔天巨浪!
跨省抓捕,千里追踪
就在他发文的几天后,鸿茅药酒官方以文章“恶意抹黑”向警方报案。
随着内蒙古凉城警方的调查,广东的谭秦东最终被锁定。
2018年1月10日,刚到楼下的谭秦东,被凉城警方带走接受调查。
此时他的妻子,正在楼上做饭。
如果不是邻居找上门来,她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被捕的事实。
鸿茅药酒的一连串行动,整件事终究闹得全国沸沸扬扬。
当时大众对于公司与警方的行为,抱有极大的质疑。
尤其是鸿茅药酒所谓的“巨额损失”方面。
一篇未爆火的文章,就能造成140余万的损失?
这和“莫须有”的指责,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章节选
而关于警方的行动,就连清华大学法学教授都表示:
“谭秦东在广东,应该由广东警方处理更为合适。”
之后,当地公布谭秦东文章的浏览数据,立刻引来了网友的质疑。
“为了区区两千多阅读,去跨省抓人,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不仅网友、学者表达反对意见,就连官媒、协会也下场,连发数文。
光明网、中医药医师协会下场发生;
新华网更是一封“三问”“三不明白”,直言大众困惑。
新华社文章节选
而随着新闻的不断发酵,以及相关线索的查明。
“谭秦东事件”终于迎来了最后的结局。
2018年4月16日晚间,鸿茅药酒公司决定起诉谭秦东本人。
短短一天后,完成取保候审的谭秦东,从凉城看守所走出。
阔别了三个月之久的自由,终于回到了他的身边。
然而,这一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它彻底改变了谭秦东和鸿茅药酒双方的命运轨迹。
命运殊途,因此逆转
虽然重获了自由,但事件双方的命运,都迎来了变动。
从看守所出来的谭秦东,身心陷入了疲惫。
身体上的疾病,摧垮了他的体质。
同时精神上的危机,让他哭泣、自残、自言自语,折磨了他很久。
之后的谭秦东,虽然重新振作了起来,也走上创业的道路。
但这份曾经的动荡,扭转了他原本的人生道路。
创业接连失败、医生职业受限于身体疾病。
走投无路之下,他甚至只能直播带货,勉强糊口。
而相较于事业,他的身体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体质的破坏让他患上了肾衰竭,以后很难再离开医院。
可以说,他现在的生命,完全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
因此事件改变的,不只是谭秦东一方。
事件的另一主角,鸿茅药酒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事后公司虽然选择了“撤诉”处理,但此次风波,还是给其品牌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曾经“国家品牌”的称号,已经不复存在。
面对汹涌的社会舆论,鸿茅国药也向大众作出了道歉与自查。
自查报告开头
不过,谭秦东行为并非全无用处。
自此之后,凡是鸿茅药酒的广告,都会增加一条“禁忌说明”,指出该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
并且,经由谭秦东事件,更加深了公众对“保健品”与“药品”的认识。
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药品管理领域普及与发展。
结语
谭秦东用医者的专业勇气,让“是药三分毒”的常识深入人心。
即便命运以痛吻他,却让整个社会对药品安全多了一份清醒。
现实中,那广告下的一行“禁忌说明”,这是他用人生改写的注脚;
网络里,越来越多人敢于对质疑说“不”,这是他留下的精神火种。
愿每一份勇气都不被辜负,每位立足真实、勇敢发声的勇者,终将等到属于他们的 “药到病除”。
部分参考资料
新华网: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澎湃新闻:广州医生发帖称“鸿茅药酒是毒药”,涉损害商誉被跨省抓捕
新华网:新华微评:别让社会责任轻于“鸿茅”
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