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在评论“协和博士”董小姐的文章后面说,不要寒了那些协和建设者们的心。

何谓“协和”?中国现代医学教育发源地与顶级殿堂,以“严谨、求精”院训引领百年,是中国医学界的标杆与荣耀。

如果说中国最好的高校是清北,那么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只有一个,那就是“协和”。

如果你是一个河南籍的普通考生,想8年拿下协和医学博士,需要高考全省排到200名以内,但是如果你有着董小姐相似的背景,只要4年经济学本科+4年医学培养就够了。

如果你作为一名顶尖的学霸幸运的考入了协和,你将面对8年如高三一样刻苦的学习,如果硕博中间掉队,不好意思,你只有高中毕业证。

在你背生化知识点背得头秃,努力克服解剖心理障碍,费尽心思找选题,做试验,对数据,好不容易顺利论文答辩通过的时候,你那个“4+4”的同学董小姐在住院医阶段,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全国性的癌症诊疗指南(通常只有行业公认的专家才能发,作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指导)。



学医的都知道这东西有多难

请卫健委好好查一查:

  • 董小姐如何做到入学的时候是内科,后面却转了骨科方向的院士导师?
  • 毕业论文是妇科影像学方向,为何与专业不符?
  • 如何做到毕业就到中国最好的肿瘤专科医院任职泌尿外科医生?
  • 如何缩减约定的规培3年,变为1年的?
  • 如何做到只是为了跟肖医生谈恋爱,说不去骨科实习就不去骨科实习的?
  • 为什么董的论文被删了,“4+4”的学员名单也被删了?

我内心十分希望协和是清白的。

如今这个时代,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国竞争,科学强国、科技强国是最应该、最正确、最需要坚持的事。

曾经我听一位协和博士讲过他的住院医生活,远远没有董小姐这样光鲜又这样任性。

每天早上主任查房都要问这些管床的住院医患者目前的情况,患者的治疗方案,被问住了就会挨批,即使没有当面批评,场面也是十分有压力。

有一次主任问他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他当着众人的面没答出来,主任把5条不良反应一个个讲给他们听。

他十分羞愧,回去刻苦背书,把主任可能问到的都背了一遍,再信心满满地去面对主任的查房。

主任果然问了这个药物的不良反应,他非常开心,把5条一个个都背出来了。

结果主任说不对,根据最新的学术论文,这个药物的不良反应一共有6个,然后又一个个跟大家讲了一遍。

这就是协和的专家,因为协和上一代人都这么要求下一代人,才造就了协和如今的地位。

给大家列举三位协和过往的知名专家:

林巧稚,1955年中科院首批女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妇产科奠基人(袁隆平爷爷都是她接生的);



顾方舟,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研发脊灰疫苗的“糖丸爷爷”,以其子试药,让中国摆脱了小儿麻痹症的阴影;



张孝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消化专业组,第一个消化专科。



协和在医学界的泰山北斗不胜枚举,中国的首个内分泌科、血液科、重症监护科,都诞生在协和,《外科学》全国标准教材,也出自于协和。

医学应该是严肃的,严谨的,有理想的。

作为西医学生,都读过《希波克拉底誓言》:

  • “我志愿献身医学,以患者健康为最高使命。”
  • “保持医术的圣洁与荣誉,不因种族、信仰或地位歧视患者。”
  • “尊重生命,拒绝参与违背人道的医疗行为。”

所以,医疗系统到底有多少这样的“肖医生”“董小姐”,恳请卫健委好好查一查,不要让中国的医学界蒙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