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胜利日阅兵,向来是凝聚国家意志、展示军事实力的重要舞台,而今年的5月9日更不寻常——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在即,红场将迎来十余国元首共聚观礼。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一番“隐晦警告”却让局势陡然升温。他嘴上说着“俄罗斯应该担心战争持续”,话里话外却把矛头对准阅兵式,摆明了一副“你搞庆典,我就敢掀桌子”的架势。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手里的远程导弹和无人机早就不是摆设,莫斯科的天空还能否守住?这场剑拔弩张的博弈,稍有不慎就可能捅破天。
泽连斯基的“话里有话”;普京提出在胜利日期间停火三天,表面是展现和平姿态,实则给俄军争取喘息之机。
泽连斯基直接回怼“停火三天不够,至少停一个月”,转头又暗戳戳放话:“俄罗斯人担心阅兵出问题?这担心没错!”这话乍听像是揶揄,实则埋了颗雷——俄方越重视阅兵,乌方就越可能把它当靶子。
乌克兰前议员拉平更直白,声称红场聚集的军人全是“合法目标”,甚至扬言要送莫斯科一份“乌克兰礼物”。明眼人都懂,这“礼物”怕是导弹无人机齐飞的“大礼包”。
▲2023年克里姆林宫遇袭
乌克兰的“三板斧”有多硬?别看基辅离莫斯科上千公里,乌克兰的远程打击手段早已今非昔比。
美国的“陆军战术导弹”射程300公里,英国的“风暴阴影”能打250公里,虽说够不着红场,但袭击莫斯科周边制造恐慌绰绰有余。
更狠的是乌克兰自研无人机,号称射程破千公里,从本土起飞就能直扑俄腹地。
2023年克里姆林宫遇袭、今年3月莫斯科一夜击落91架乌军无人机,都证明俄防空网并非铁板一块。如今红场阅兵人员密集,哪怕漏掉一架无人机,后果都不堪设想。
普京的“两难棋局”;俄方嘴上强硬,心里未必不慌。克宫发言人扎哈罗娃指责基辅“搞空中恐袭”,却只敢轻飘飘骂一句“恐怖主义宣言”;普京坚持举办阅兵,但防空系统肯定得里三层外三层加固。
问题在于,俄军若真被炸了场子,脸面往哪儿搁?可要是提前取消阅兵,又等于向乌克兰“服软”。
棘手的是,受邀观礼的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元首若有个闪失,俄罗斯的外交信誉立马崩盘。难怪有观察家调侃:泽连斯基这招,分明是逼着普京在“丢面子”和“冒风险”之间二选一。
美国的“小心思”与乌克兰的“孤注一掷”;别看泽连斯基喊得凶,背后少不了有人递刀子。美军援的导弹、英国培训的特种部队,都是乌军搞袭击的底气。
但华盛顿真敢支持乌方轰炸红场吗?恐怕未必。一旦伤及外国政要,美国也得背“纵容恐怖主义”的黑锅。
更何况,特朗普刚和泽连斯基密谈20分钟,转头就放风“和谈接近达成”,摆明想给局势降温。
说到底,乌克兰不过是美国牵制俄罗斯的棋子,真要玩过火,棋子随时可能变弃子。
红场的钟声为谁而鸣?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双方早没了回头路。泽连斯基敢拿红场阅兵当筹码,无非是想逼西方加大援助,同时搅黄俄罗斯的外交秀。
可这事风险大过天:成功了,乌克兰可能遭俄军疯狂报复;失败了,国际社会更坐实其“恐怖主义”骂名。至于普京,眼下最现实的选项就是硬着头皮办阅兵,再把防空系统开到最大功率。毕竟,俄罗斯的民族尊严,从来不是靠退让换来的。
5月9日的红场,注定不会平静。是礼炮轰鸣,还是导弹呼啸?咱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战争没有赢家,玩火者终将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