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又出大动作!就在今天凌晨,基辅和华盛顿折腾了三个月的“矿产协议”终于落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乌克兰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共同签下《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
这纸协议从年初吵到五月,特朗普硬是把“援助换资源”的算盘打到了乌克兰地下——想要美国的钱?先把矿产开采权交出来!
协议刚签完,美国财政部就急吼吼发声明,说这是“历史性经济伙伴关系”,可乌克兰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自家地底下的石油、天然气、稀土矿,怕是要被美国资本盯上了。
泽连斯基嘴上喊着“平等合作”,转头就把国家未来几十年的资源开发权押在了美国人手里,这场交易背后到底藏着多少猫腻儿?咱们一块儿扒开看看。
协议怎么签的?特朗普差点掀桌子!这事得从2月底说起。当时泽连斯基跑去白宫见特朗普,本来是要签协议的,结果两人在办公室拍桌子对骂。
特朗普张嘴就要乌克兰拿矿产开采权抵军援债务,泽连斯基气得当场摔门走人——美国给的炮弹导弹是要还的?没门!
之后三个月美乌代表在沙特、华盛顿来回飞了七八趟。美国人改了三版协议,每次都不忘在矿产条款上加码。
最狠的一次在4月30日,斯维里坚科人都到华盛顿了,美国官员突然甩话:“要么今天全签了,要么滚回国!”逼得乌克兰连夜修改协议文本,把“优先偿还美国债务”的条款硬生生删掉。
协议写的啥?三个要害得看清!别看白宫现在吹嘘“平等伙伴”,细看协议核心条款,美国可是埋了三大伏笔:
第一招叫“空手套白狼”。重建基金说是两国各出一半钱,可美国人只掏新给的军援,过去五年给的400多亿美元直接赖账。乌克兰这边呢?得把新开采的石油、天然气项目50%收入扔进基金池子。这买卖划算啊——美国出张欠条,乌克兰掏真金白银。
第二招玩的是“技术换资源”。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着“美国提供技术转让”,听着挺美是吧?可仔细看附件条款,所有参与开发的美国企业,从设备到技术都享受免税待遇。更绝的是,乌克兰要开发哪个矿场,得先过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的审批。这不就是变相控制资源流向么?
第三招最狠毒。协议特意强调“不涉及乌克兰对美债务”,可转头就在第九条加上“美方可能提供新援助,如防空系统”。
明眼人都懂——现在不给钱,是想等乌克兰山穷水尽时,再拿军火换更多矿产份额。泽连斯基今天笑嘻嘻签协议,明天怕是哭都找不着调。
乌克兰到底亏没亏?地下宝藏要改姓!别看基辅方面嚷嚷“资源所有权归乌克兰”,现实可没那么简单。
协议里藏了条致命条款:所有新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收入一半自动进美国控制的基金。乌克兰现在62%的稀土矿在俄军控制区,剩下38%里但凡有新勘探的矿脉,美国人立马能分走五成利润。
再说那个重建基金,头十年赚的钱一分不许拿走,全得投在乌克兰境内。听着像是为乌国好?可投资方向得美乌双方共同决定。
乌克兰想修铁路?美国说要先建稀土加工厂;乌克兰要搞民生工程?美国人指着协议说必须优先开发页岩气。这哪是重建基金,分明是套在乌克兰脖子上的经济枷锁。
欧洲怎么看?法德气得直跺脚!协议刚签完,柏林和巴黎就炸锅了。德国经济部长公开骂街:“美国这是趁火打劫!”
要知乌克兰已探明的锂矿储量占欧洲三成,法国雷诺、德国大众早就盯上这些电动车电池原料。现在可好,美国公司拿着协议就能卡住欧洲新能源产业的脖子。
欧盟委员会更窝火——乌克兰正申请入盟呢,转头就跟美国签了二十年矿产协议。虽说协议里写了“不妨碍欧洲一体化”,但明摆着是要在欧盟后院钉颗钉子。往后欧盟想给乌克兰定规矩,华盛顿掏出协议就能说“这事我们二十年前就谈好了”。
俄罗斯啥反应?战场又要见真章;克宫这会儿估计在偷着乐。协议里涉及的六个主要稀土矿,四个在俄军实控区。美国想要开发?先问问前线炮火答不答应。
再说乌克兰现在能开放的区域,大多紧挨着交战区,哪家美国公司敢来投资?这协议看着热闹,实际能落地的项目怕是没几个。
不过俄罗斯也没闲着,听说正在起草反制法案,凡是参与美乌矿产协议的企业,统统列入制裁名单。
这招够狠——全球做稀土生意的就那几家巨头,谁也不想为了乌克兰市场得罪俄罗斯供应商。到头来,泽连斯基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咱们得琢磨明白,美国这手算盘打得噼啪响,既要乌克兰继续当反俄前线,又想趁机抄底战略资源。泽连斯基现在骑虎难下,签协议是饮鸩止渴,不签立马断军援。
欧洲国家看着自家嘴边肥肉被抢,气得跳脚又无可奈何。这场矿产争夺战,表面上美国赢了面子,实际埋下的雷迟早要爆!
乌克兰老百姓能忍多久?俄罗斯会不会在资源区加大攻势?欧盟何时出手搅局?这出大戏,咱们且等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