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你知道吗
1961年的5月1日
伟人毛泽东曾来到闵行
与上海工人代表
共同庆祝劳动节
毛主席步入位于闵行的上海电机厂大礼堂
毛主席对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6年起,全国上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月, 毛主席发表《论十大关系》, 他提出:“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挥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建设的战略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政策中得到体现,为上海等沿海城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对上海投入逐年增加,“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基建投资达36亿元,年均投资额比“一五”期间增加6倍。
上海市委在贯彻中央精神的过程中,提出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建设方针,确立“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规模继续扩大,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镇”。国务院在1958年1月将江苏省的 嘉定、上海、宝山 等3个县划归上海市管辖,使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获得空间条件。
5月,上海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闵行工业卫星城总体规划,由著名建筑专家陈植主持设计,决定将闵行发展成为一个以钢铁和机电工业为主的城镇,不久上海第一个工业卫星城镇建设正式启动,并不断扩大发展。在原有的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基础上,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等一批大厂也纷纷落户闵行。这四家超大型工厂,每家都有近万名职工,各占地约1平方公里,被形象地称为卫星城的“四大金刚”。
闵行卫星城
毛主席来到上海电机厂
上海以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目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1958年10月,上海电机厂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12000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中央领导络绎不绝地到上海电机厂视察,并时时有毛主席也要来看看的传闻。1960年5月,毛主席参观上海市科技成果汇报展览时,充分肯定上海自力更生发展科技、研制新产品的成果。
1961年5月1日下午3时20分许,毛主席在上海市党政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上海电机厂大礼堂。他红光满面,身材魁梧,身着淡灰色中山装,时而向大家频频招手示意,时而跟大家一起鼓掌。礼堂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大会开始后,由阎钧代表上海电机厂党委向毛主席汇报世界上第一台12000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诞生和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
1958年10月27日诞生于上海电机厂的世界首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
接着有朱恒、方福林、祁火凤在大会上发言。据朱恒回忆,前一天晚上厂领导把他从家中召回,说市领导要在厂里开大会庆祝五一劳动节,要求他准备发言稿,就讲讲自身怎么样从一个旧社会的劳工,成长为新社会的一名技术革新能手的经过。面对毛主席的突然莅临,这位全国劳模心情激动,“方寸已乱”,尽管手里拿着发言稿却已忘词。他激动地走向坐在主席台中央的毛主席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毛主席显然没想到这位劳模在此时对他施礼,所以也连忙起身。
毛主席这一起身,朱恒顿时慌了手脚,紧张之下,他又连续向毛主席鞠了两个躬。这一来,毛主席也起身三次,并向朱恒伸出了手。由于激动和紧张,朱恒竟然没敢上前握手,最后还是在会议结束才终于和毛主席握上了手。
毛主席与劳动模范朱恒握手
1995年,当年的草棚大礼堂拆除。1999年,由上海油画雕塑院设计的毛主席青铜坐像在礼堂原址上落成。上海电机厂成为上海市工业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闵行区“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上海电机厂内毛主席坐像
图文:闵行组工
编辑/ 初审:高淑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