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19日挺绿罢团在凯道举办活动上,出现一位自称陆配之子的“青鸟”,此人一上台就亮明背景,称为守护台湾,今天是来“大义灭亲”的,挺民进党挺到自己的妈都不要了,果然“人一绿脑堪虑”。

其实,这位“陆配”二代要挺罢还是反罢,是个人选择,但刻意强调家庭背景,把怀胎十月,生养自己的妈当作向绿表忠的垫背。只因为母亲是大陆人,就要被拿来鼓吹仇恨消费,这已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为了向讨饭,急到没有人性。

而借他那张“大义灭亲”的嘴,民进党不仅可以把欺压、霸凌陆配群体的作为通通解释成“守护台湾”,还可宣扬在绿色执政下的“族群和谐”,两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这个“青鸟”年纪不大,但对如何利用罢免平台,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却一清二楚,所以当天在台上才有夸张表演。

而一个正常理性的社会,对这类人的评价必多个“渣”字,但绿营支持者是用“自己人”的角度看待罢团人士,挺绿成了最好的遮羞布。有人婚内出轨,反过来污蔑自己太太迷信起源中国(大陆)的宗教;有人被起底是跳机逃官,马上就抹红别人,说自己是执行特殊任务,一旦形象翻车就称遭XX及其同路人迫害,以此当作万灵丹,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在绿营支持者心中的观感。当为了“爱台湾”,“弑母”都变成光荣,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包容?跟着罢免低门槛一起降格的,是岛内社会对于公共道德的底线,一直刷新。



对于这位“青鸟”不道德的表现还引起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该如何厘清国家认同与出身、族群背景之间的关系?

在绿营中,支持激进分离主张的外省人不在少数,像是之前辱骂荣民的洪素珠就是外省第二代,但从她身上投射的“反中国”,甘心被殖民的心理,和岛内本土的基本教义派没有任何区别。相反岛内还有很多地地道道的本省同胞坚定反“独”,积极拥护两岸统一,省籍因素恐怕难以断定一个人的政治主张。

这次声称要对母亲“大义灭亲”的“青鸟”,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他之所以刻意强调妈妈是大陆人,也是在利用部分岛内民众对于出身背景与政治认同之间的既有印象,他以“陆配二代”身份挺绿形成反差,想以此吸引更多人关注,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对于这类现象,大陆涉台学者王建民曾指出,我们观察台湾“统独”问题与社会群体的政治立场,不能简单地以其出身、地域或族群等背景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统独”支持者的依据,而是要看每个人的政治立场与主张,这样才不会以偏概全,避免做出误判。

而台湾历史学者吴启衲教授在多年前的文章中就强调,将中国国力的真实增长转化为真实的影响力,显然有必要在诉诸血缘、文化亲近感之外,针对台湾40多年来的政治身份重建,将重点置于中华民族的国族建构,置于政治上的中国人身份的建立和确认之上。古人早已体会到,是不是夷狄,在于文化而不在血统;今人应该体认到,是不是中国人,在于政治,而不在血缘。

从以上两段内容足见,对于相同的血缘、文化或出身背景与国家认同之间的未定关系,早已被一些两岸学者敏锐地指出。未来推动两岸交流融合,在增进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推进两岸在历史、政治上的契合,如何在交流甚至是碰撞中,强化台湾年轻一代在相关方面的认同感,更进一步创造源自两岸内部趋向于统一的互动过程,值得有关人士认真思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