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做了七年食品研发的华人,揭秘行业内幕!
澳洲专家也发出警告,
超市里的这些食物千万少吃!
澳洲食品配方研发师
重磅揭秘行业内幕
昨天,一位自称在澳洲做了多年食品配方研发的华人网友在网上发帖称,澳洲超市里大家买到的各种食品,可能都经他手加过各种添加剂!
在澳洲做了七年食品配方研发,超市你吃到的零食,酱料,培根火腿,有可能都经我手加过料(添加剂)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知无不言
网友表示,大家对澳洲食品添加剂有什么想知道的,他都会知无不言!
帖子一经发出,立马就在网上爆了,评论瞬间就有上百条。
毕竟大家都对食品添加剂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这是真正涉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问题的领域,但又苦于对这个行业没有了解的渠道,不过这下,也是在澳洲食品业有人脉了!
整理一下大家的问答,其中大部分是帖主自己的回复,小部分是他点赞过的其他人的回复。
跟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一下澳洲食品添加剂背后的故事吧!
超市做的面包全部都放吗
说真的,很多超市包装面包一定会放乳化剂,变性淀粉来稳定自己面包的质量(不一定只是为了保质期);相对来说,coles现场烘焙的那些面包,虽然也是包装的,保质期短但是配料表也干净点
有什么是没有的吗
感觉只要商业化生产的食品都避不开添加剂至少超市买到的是按照FSANZ(澳新食品标准)来限定添加量的
有哪些是零食是你没加过料的
我以前是做coles Woolworths 品牌的饼干的,如果相对配料表干净点,应该算是water cracker之类的但是基本的膨发剂也是会有的
能随口说出什么食物比较“干净”吗
羊 因为一定食草
那些果汁都标no suger added 可是还是很甜啊
No sugar 和 No sugar added 你细品。它本身糖含量很高,只是没有额外添加更多糖
no added sugar是没有额外添加糖,但是可以添加浓缩苹果汁啊,这玩意跟最少是65%的等量糖度
请问给孩子买超市里organic肉 鸡蛋 奶 这种是智商税吗?
从营养角度。差异忽略不计。
小朋友零食说是organic 会更安全一点点吗?好贵
说实话,能有organic这个claim的食品的确比其他安全,因为不是所有视频都可以随便放这个claim在自己label上,有一套organic的认证标准,像用的原材料从种植开始就要符合organic标准,等等...
但是相对来说,也不是organic就可以无限吃打比方,就像organic的糖果,那个糖还是那个量,小朋友多吃还是不好
是不是标organic的就没有添加剂呢 都是天然成分呢
很不幸的是,根据澳洲的organic标准,一定量的添加剂是允许的,像柠檬酸,guar gum这些...organic只是代表,例如生产商用的这个木薯淀粉,他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合成农药,非转基因等等...
那你平时自己吃什么
我其实不惧添加剂,我现在自己做培根火腿产品都有亚硝酸盐也哐哐吃只是觉得消费者有权利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同时而不妖魔化添加剂
红绿超的亚洲进口小零食归你们管么真的有出口双标么
说真的我们是澳洲生产商所以进口的产品我不太清楚但是我有朋友觉得进口这边的老干妈鸡油辣椒的鸡肉比国内多
最新研究曝光
超加工食品增加早逝风险
根据对全球UPF销售数据和消费的分析,该评论称,全球饮食正在向越来越多的超加工饮食转变。
很多食品虽然“符合标准”,但实际上并不健康。
一项国际最新研究警告,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简称UPF)会显著增加早逝风险,引发全球范围内对这类食品监管的呼声再起。
研究显示,每增加10%的UPF摄入,75岁前死亡的风险便增加3%。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研究由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主导,分析了包括8个国家的膳食与死亡数据,结果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上。
UPF指的是经过工业高度加工、含有多种人工添加剂的食品。
常见类型包括包装面包、蛋糕、即食餐、早餐谷物、加工肉类、含糖饮料等。此类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盐、糖、脂肪及人工添加剂,如甜味剂、香精、色素、乳化剂、防腐剂等。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研究负责人尼尔森指出,UPF对健康的影响不仅来自其营养成分中的高盐、高糖、高脂,还包括其在工业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以及各种人工成分的协同作用。
UPF对健康的危害远超营养结构本身,工业加工过程中引入的大量添加剂和人工成分才是隐藏的威胁。
这项研究的重要发现是,UPF的摄入量与死亡风险之间呈现“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也就是说,吃得越多,死亡风险就越高。每增加10%的UPF摄入比例,死亡风险平均增长3%。
研究人员表示:
UPF摄入所致的早逝显著增长,与其在饮食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密切相关。
他们指出,即使考虑了盐、糖、反式脂肪等传统健康风险因素,UPF仍然显示出独立的有害效应。
此外,研究还发现,UPF不仅与癌症、心脏病等特定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还会显著提高“所有原因死亡率”。
澳洲超市6种食物
澳洲知名营养师Sally O'Neil在列出自己不会在超市购买的6种食品种,也提到了超加工食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家日常会采购的食物,也并不符合健康标准。
她表示,这些食物,一定要少吃!
图片来源:daily mail
第一种:加工肉类
大家经常可以在超市里面看到做好的香肠、肉饼、肉馅和各种腌制好的肉类,看起来美味做起来方便。其实这些肉类的质量很可能存在问题。
香肠里面可能存在一些填充物或者已经变质的肉类。
腌制好的肉制品也是同样的问题,可能部分肉类早已变质,为了掩盖味道所以放入了大量香料。
肉馅肉饼则可能是正常肉类和变质肉类混合在了一起搅拌。营养师Sally认为热狗、香肠卷和冷冻肉馅这些加工食品的质地远不及新鲜肉类,加工肉类常常是质量有问题的,而且不少含有低质量的填充物,如面包屑。
图片来源:daily mail
最好就是选择在保持期内的新鲜肉类,不要选择加工品。
第二种: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的含义是预制即食或须加热食用的食品,加入油盐糖、乳糖、麸质、香料、色素、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等添加剂。
这些食物的食材都经过化学加工例如添加色素,调味剂和乳化剂,从而成为大家喜爱的“美味”食品。
为了制造出“美味”的味道,这些食物中能够添加的糖,脂肪或盐的含量极高,但营养价值极低甚至没有,这类超加工食品包括糖果点心,汽水,蛋糕,运动饮料,许多早餐谷物,糕点,速溶汤以及加工过的肉和鱼产品。
图片来源:daily mail
第三种:有机调味品
超市的沙拉酱看似是制造美味轻食的必需品,实则长期饮用也是对身体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它们往往含有高量的钠、糖、饱和脂肪和卡路里,这一点即使对于有机产品也同样适用。
图片来源:daily mail
第四种:高糖饮料
饮料含糖量很高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在很多人印象中,碳酸饮料已经是含糖量天花板了,反而是一些果汁可能更加健康。
实则不然,一些果汁并非水果鲜榨,而是通过加工制成的,不仅糖分含量过高,还有不少其他添加剂。
还有一些灌装咖啡同样存在类似情况!
第五种:烹饪巧克力
这是大家在超市里面经常会看到的,请注意烹饪巧克力和我们平时吃的巧克力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东西。
因为它含有较少的可可脂和更多的可可固体。所以它并不是那么健康,远不如高质量的巧克力。
第六种:玉米粒零食
逛超市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看到不少水果蔬菜制品,比如说玉米就有很多类似产品,其中比较火爆的一种是玉米粒零食,大家注意,这并非是玉米粒,可能是添加剂勾兑出来的味道,原本材料甚至可能是其他东西。
这种东西含糖量超标,还有很多食品添加剂存在,非常不健康!
总结一下,澳洲所有商业化生产的食品,都是避不开添加剂的。
不过,我们在超市买到的食品,是按照FSANZ(澳新食品标准)来限定添加量的,所以也无需太过担心。
但为了健康,那些超加工食物还是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