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人“北上热”继续升温,深圳的火锅店、按摩店、发型屋,甚至是便利店都能听到熟悉的粤语声。
来源:星岛头条
假日一到,不少人一早搭高铁、巴士北上,晚上再飘回来,宛如“跨境打卡日常”。但你以为这只是吃喝玩乐的轻松小旅行?
嘿嘿,小心“返程惊魂”,一不留神,就要为一瓶酒、几根烟,付出高达数千元的代价!
就拿最近小红书上一位港男的真实经历来说吧——他即日往返深圳,回港时在免税店随手买了一瓶酒,结果刚走进关口没多久,就被海关“盯上”,一顿操作后,被罚$2000多!
来源:HK01
网友们看完他的分享,纷纷感慨:“幸好你中招了,我们以后长记性!”
这位港男在帖子里说得很实在——当天早上从香港出发,跟客户在深圳忙了一整天,晚上准备回港前顺手在免税店买了瓶酒,想着便宜、方便,回家小酌一下犒劳自己。
结果刚一过关就被“抽查”,被请进小房间检查行李、搜身,整个人一下就慌了。
面对海关人员询问,他如实回答:“今天早上才出境。”然后对方语重心长地说:“你这个情况,带烈酒回来是要申报的啊,你已经违反了法例。”
来源:HK01
小哥一脸懵:“咩?买瓶酒也犯法??”
还真是!!!
根据香港现行的应课税品条例,如果你是即日来回香港(也就是离境未满24小时),哪怕只是带一瓶合法购买的烈酒回来,也必须主动申报。
只有当你离港超过24小时,才可以豁免申报、带最多1升烈酒入境,前提是本人自用。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听到这解释,小哥彻底明白了自己“栽”在哪儿。海关给他两个选择:一是上庭处理(可能还要出律师费);二是即场缴交罚款和税款。
他选了后者。最终罚了$2000元行政罚款,加上5倍的酒税$200.6元,总计$2200.6,买的那瓶酒原价才$400,罚金直接“变5倍”。
来源:HK01
他把这段经历发上网,迅速引发热议,评论区满满“血泪感恩”风:
“你交学费我学习,谢谢提醒!”
“原来买酒也要算小时数?太严了吧!”
“我以后还是买瓶绿茶好了。”
不过,不止是酒,烟更是“高风险区”。近期另一宗案例也在网上疯传!
事情,是这样的...
一对内地夫妇经福田口岸来港,被海关发现丈夫身上带了68支香烟——3包没拆的+1包已开封,直接被罚了$3124元,其中税款$1124,加上未申报罚款$2000。
楼主都快哭了:“我们行李箱是空的,没想到就几包烟都不行!”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但香港海关的规定其实一早就列得清清楚楚:
年满18岁旅客,可免税带19支香烟,或1支雪茄(不超25克),或25克烟草制品。
超出这个数量,必须申报!
否则,一样是行政罚款$2000元起跳,另加5倍税款,轻轻松松“罚出一部新iPhone”。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在评论区留言:“我每次都带两三包,从来没事。” 然后马上被回怼:“你没中招只是运气好,不代表合法。”
来源:大公文汇
确实,抽查是随机的,不要把侥幸当常态,尤其在法律面前,“我不知道”、“我第一次”、“我只带一点点”都不是免责理由。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香港要这么严?答案简单直接:
烟酒是应课税品。
香港虽然是自由港,几乎所有货品不征关税,但有四类例外:
✅ 酒类;✅ 烟草;✅ 碳氢油类;✅ 甲醇
原因嘛,不外乎烟酒利润高、容易被走私集团利用。一旦监管放松,就可能引发大规模走私、逃税等违法行为,所以香港政府一直都设有明确限制。
而且重点来了,不论你是港人、游客、商务人士,甚至是经常来回两地的“打工仔”,只要携带超过免税量的烟酒入境,就必须主动走红通道申报。
来源:HK01
不申报的后果有多严重?除了现场罚款,还可能留下案底,严重的还要上法庭。别以为过个关是“搭地铁”,这可是海关口岸,和“刷八达通”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无论是北上扫货,还是返港探亲,以下几条必须谨记:
即日来回不能免税带酒,要带就申报!
烟草免税上限是19支香烟,不是19包!
自用≠随便,超量就要走红通道!
不确定就申报,申报不犯法,不申报才麻烦!
跨境本来是件开心事,别让一瓶酒、一包烟毁了你的好心情。虽然抽查有几率,但罚款是真金白银。
与其碰运气,不如提前做功课。
最后,烟酒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物品是入境香港时要特别注意的吗?你有没有曾经差点中招的“惊险经验”?或者有什么朋友的真实故事想分享?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相提醒、互相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