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生活久了,总会听到有人吐槽一句经典:“香港的士,坐得提心吊胆。”
有点夸张?也许。但最近发生在旺角的一场“街头全武行”,却让人再次对香港的士行业产生了深深的问号。
时间是4月13号晚上10点多,地点是旺角山东街。
一名的士司机和乘客因为驾驶问题起了争执,然后就——打起来了!没错,不是嘴炮,是动手!
来源:星岛头条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两人拳来脚往,甚至有一位老外都看不过眼上前劝架。但劝架能劝得住吗?当然不能。
他们“休战”不到15秒,又重新开打,连鞋子都打掉了。
来源:星岛头条
最后警察到场,两人双双被捕,罪名是“在公众场所打斗”。场面一度瘫痪交通,围观群众无数,热度直接登上热搜。
看似只是两个人打架,其实背后也可以说是一次“服务体验与期待值”的正面对撞。
对很多港漂和游客来说,香港很多的士一直是个“玄学”:态度差、不打表、不去偏远地区、不找零,甚至加价都可以理直气壮。
如今连“搭的士”都多了点不可预测性,一不小心还可能“解锁隐藏剧情”。
来源:HK01
那么问题来了:
香港的士行业,到底还有救吗?
答案是——有!而且这次,不只是喊口号,是真的有动作了。
为了整顿长期饱受诟病的士行业,香港政府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大招”:的士车队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的士“集团化”,让服务有统一标准,不再靠个体司机的“良心营业”。
第一批五家获得车队牌照的公司已经曝光,它们的车辆车身设计颜色鲜艳统一,内部设备也跟得上现代节奏:有安全系统、司机监察、支持多语言导航,还能使用多达15种电子支付方式。
来源:HK01
交通运输局也表示,这些车队将成为行业“领头羊”,带动整个行业升级换代。部分车队最快这个月底就上线,最迟7月也会全面投入服务。
终于,乘客可以不用再看司机脸色坐车了!
不过光靠政府是不够的,市场也没有闲着。这时候登场的,就是最近非常火的DASH Taxi网约平台。
来源:HK01
DASH是什么?一句话总结:让“打车不再靠吵架解决问题”。
DASH平台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免争执+全程电子支付。什么意思?你上车后不需要跟司机讲价、讨论路线、吵找零,全程用App支付,车费直接和咪表(计价器)联动,打多少收多少,自动扣款,连钱包都不用掏!
对于内地旅客或港漂来说,这种体验再熟悉不过,和滴滴、花小猪这些国内平台很像,但这在香港,却是首次正式普及。
来源:AM730
而且,DASH不仅支持普通叫车,还可以收藏“最爱的司机”。
服务好?点个赞下次优先派单。服务差?一键差评直接影响接单率。平台也提供24小时真人客服,协助处理任何路线争议、遗失物品、投诉建议等,彻底减少司机与乘客间的摩擦。
更妙的是,DASH承诺对司机0抽佣,只象征性收取3%手续费。所以你叫的每一单,基本都是在帮司机多赚点,这也是为什么短短一个月,就吸引了4000多名司机火速入驻。
来源:香港仔
目前DASH已经覆盖港岛、九龙、新界,甚至大屿山等较偏地区,叫车速度比传统App快15%,初期用户评价也非常高。
未来他们还打算结合演唱会、商场、餐饮等场景做一体化服务,比如你可以用App叫车去红馆看演唱会,同时获得场馆附近餐厅优惠,边出行边享受生活。
说真的,这种体验,真的只有香港本地人不一定享受得到,反而像我们这些熟悉互联网生活节奏的内地人用起来更带感。
来源:网络
所以说,从旺角街头那场“的士大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看:这或许正好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老一套“司机说了算”的模式,注定是走不远的。
而无论是政府主导的士车队,还是市场主打的DASH平台,都在尝试改变这场僵局——让打车变得简单、安心、甚至有点“好玩”。
对于港漂来说,这是一个生活质量的升级;对于内地游客来说,这意味着更顺畅的旅行体验。以后再来香港,不需要担心司机态度、不担心现金零钱、不担心路线被绕远,打开App,一键搞定,和在深圳、广州、上海打车一样轻松。
来源:星岛头条
当然,我们也不能指望一两个月内就把整个的士行业洗牌成功。
但至少,现在的香港,正在往对的方向走——不再是“你打我眼睛我提你鞋”,而是“你打车我来接,你打赏我来服务”。
最后,小编想和大家聊聊:你怎么看这次的旺角冲突?是意外,还是一种“迟到的提醒”?
你会选择继续碰碰运气叫传统的士,还是更愿意试试车队和DASH这类新平台?你心目中理想的打车体验,应该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