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合肥经开区锦绣中心紫云花园小区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老旧回迁小区,居住着不少独居老人和三无老人。为了精准回应这些老人们的特殊需求,锦绣中心天门湖社区结合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理念,创新“四诊”工作法,构建起“社区+邻里+志愿者+智能设备”四位一体的关爱体系,为老人们筑起安全与温情双重屏障。

“望”窗知情,可视化安全监测

紫云花园的独居老人大多居住在一楼的40平方户型中,为了能随时动态关注老年人状况,社区开展“窗帘行动”,93岁的蔡宏尤是锦绣中心天门湖社区的A级关注独居老人,居住在紫云花园一楼,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家喜欢在小区广场体育锻炼,每天六点出门锻炼的时候,他会主动把窗帘拉开,让网格大姐放心。与此同时,社区利用智能设备等技术手段,对独居老人的居住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例如,中心联合合肥市民政局与合肥市消防支队在老人家中合适位置安装安全监测设备,一旦检测烟雾警报,系统会立即短信到社工手机上,通知社区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及时处理。这种可视化的监测方式,就像给老人的居家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实的物理防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老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敲门“闻”声,近距离情感联结

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会定期上门敲门探访独居老人。针对60岁以上的独居、空巢及其他特殊困难老人,锦绣服务中心依托德颐顺社工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分级分类服务体系,依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居住状态、年龄分层划分为,A级紧急关注、B级重点关爱、C级常规关怀三类,按照每周、每月、每季度上门探访,提供政策宣传、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服务。在与老人的交流中,不仅可以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还能通过观察老人的精神状态、言语表达等,捕捉可能存在的异常信号。

勤“问”邻里,多渠道互帮互助

春节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三无老人蔡圣月家的大门两天紧闭,小区党支部书记发动邻里的力量,前前后后向邻居打听,最终了解到老人家去远房侄子家过年,心里才安定。同时社区鼓励邻居们关注身边独居老人的情况。邻里之间的日常交流能够获取到很多关于老人的信息,如老人的生活习惯、近期身体状况等。通过这种立体化的信息收集方式,社区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独居老人的需求。同时,邻里之间的互助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温暖的网络,当老人遇到困难时,邻居们能够及时伸出援手,共同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社区氛围。

“切”准民忧,精准化需求响应

社区根据前期“望、闻、问”所收集到的信息,精准分析老人的需求,社区提供六大类服务,主要围绕节日关怀、学习成长、生活服务、文娱活动、安全保障和情感关怀,比如开设老年手工课程、进行智能手机使用教学、开展心理疏导与情感陪伴、为老人提供洗脚、剪指甲、染发等等,通过精准化的服务,真正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诊工作法”和分级分类服务体系的实施,为锦绣中心的独居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未来,锦绣中心将继续完善这一关爱模式,不断探索创新,让更多的独居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全、幸福。(孔雨阳 吴凤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