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轰20战略轰炸机,让众多网友翘首以待,但是时隔10年时间,六代战机都测飞了7次推出了两款,为何轰20至今没有音信,还没有推出?

我国在去年底,突然曝光两款六代战机,震惊西方,歼36和歼50连续测飞7次,中国的六代战机研发进度,如此迅猛,为何轰20迟迟没有音信?难道真如西方媒体所说,因为关键技术问题,在继续攻克难题?更有甚者,网络流言认为中国可能没有轰20战略轰炸机这款机型?

我国官方从侧面曾经证实,关于研发新型战机,我国技术不存在瓶颈,完全能胜任研发工作,那么轰20如此神秘,一直都没有正面公开消息,到底因为什么?

在技术层面,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国轰6系列轰炸机,属于中型轰炸机,跨越技术代际,跃升到重型轰炸机,技术迭代是属于中间有空白和断层,对动力续航,机身材料,内部构造,携带武器,超音速飞行能力,各个系统的配合,外部的隐身能力,都有非常高的严苛要求。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集成,并非简单地加大体积的军用战机,而是高科技打造的新型武器装备。



而且轰20在建造过程中,出现优化方案的可能性很大,毕竟最初在十多年前立项启动时,对照的参照物是美国的B2幽灵轰炸机,但是随着军工科技的飞跃,B2也有很多功能对比当下的空战,有着需要提升的空间。

因此我国的轰20要达到推出即领先,至少要和世界先进水平持平的程度,就要对一些设计进行升级,尤其轰炸机的载弹平台和容量等,需要重新设计,机动速度和武器打击烈度配合的参数,以及实现的功能表现,都要通过大型的武器搭载完成,因此对轰炸机的兼容性,内置容积,都提出更大的考验。



同时对于深入敌人前线,长驱直入万里之外执行任务的轰炸机,要有更高的生存保障,才能穿越硝烟战火安全返航。而这些每一个细节背后,都要有整个系统支持才能实现。如何适应新的科技变化,如何迎接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敌人也在升级的雷达系统的扫描,我国的轰20有着更艰巨的任务要完成。

预计轰20要实现携带大型空射导弹武器等新任务,需要在原来的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同时能兼容和切换不同型号的导弹发射,再有对武器极限挂载能力的拓展,也要未雨绸缪,对于远程轰炸机来说,强大的动力体系以及敏锐精准的预警系统,才能够保证在恶劣的作战环境下,进退自如从容不迫,最终能以更安全的姿态返回。



我国之所以要推出六代战机,不仅是补充空中战力,同时也在威慑敌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勾结盟友,在亚太区域的手越伸越长,不断部署新的武器装备,运输轰炸机部署到日本军事基地,这些外部的压力无形中给我国的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有足够的反制底气,需要有强大的武器支持。轰20不出面则已,要出动就能以雷霆直击瞬间完成对敌攻击。

因此轰20不仅是一款新轰炸机,还是中国的强大护国重器,压轴出场的大咖,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不能靠刷脸和研制,真正要看功夫和本领。

轰20的实力就涵盖了多种作战模式,以及有可能要超越美国新型轰炸机的设计功能,实现更具有前瞻性的打击实力。



2016年开始我国官方曾经正式承认过在研发轰20,此后接近十年时间里再没有正式的消息,甚至可以用杳无音信形容。

很多网友对这个重要的研发项目也充满关切和忧虑,甚至生怕我军工团队遇到了技术瓶颈,其实无需躲避和高估,客观讲研发轰20的技术难题简直多到数不胜数,因为世界上能设计生产隐身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大型轰炸机生产能力的包括俄罗斯,中国要想突破这么多复杂的集成研发难题,摆在面前的挑战,堪比登天还难。

所有的材料,技术和构造,都是对我国工业研发和生产,提出新的课题,甚至很多从前没有听说过的材料,以及特殊的部件,都需要专门去研发和打造。这些都是中国航空工业,要和轰20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多学科多种科技融合在一架大型轰炸机上,而中国的多种尖端客机也将会体现在轰20上,从而对中国综合科技水平是一次大考。相信我国的军工团队,会以轰20为最好的答卷,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家再添重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