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个中国人到底怎么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激怒全部日本人?

说起来也是好笑,4月底的时候,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去爬了两次富士山,都被日本救援人员救回来了。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他会不会去第三次,这个人到底为何这么执着,为何仅仅只是一个救援就让日本人破防?

两次登山

4月21日,当时富士山由于当时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处于禁止攀登期,一位中国留学生不顾禁令,独自一人冒险登山,但是这次登山具体原因到现在还不知道。



没想到这也是个狠人,还真的被他登上了上山顶,而到了山顶的他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高原反应,他想赶紧撤离,却发现自己的冰爪丢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请求救援队帮助。

山梨县的救援直升机面临巨大风险,在强风中艰难悬停了半小时,最终将他成功救出。



4月26日,富士山上又有人叫了救援,当救援人员到达的时候都破防了,因为求救的人还是那个中国留学生。

原来在他休整之后,他立刻收拾东西决定再次登山,这次选择的是静冈县富士宫口登山路线。



我们常说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而这个留学生却证明这句话是错的,这次他依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该有的装备也没带全。

结果在海拔3300米的地方,他再次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动弹不得,只能靠其他登山者把他背到避难所。



收到消息的静冈县警山地救援队在零下10度的严寒天气里,顶着齐腰深的积雪,艰难跋涉了七个小时,终于在凌晨两点半将他救下山。



想象一下,当救援人员发现,这位让他们付出巨大努力救援的人,竟然是四天前才被他们救助过的同一人时,他们内心的复杂情绪可想而知,肯定非常震惊。

而这名留学生 二次登山的理由十分的可笑,他在第一次登山的时候,将自己的手机丢在了山顶,而他这次就是为了他的手机。



逃离险境之后,他最关心的竟然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丢在山上的手机,这实在令人费解,难道手机里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吗?或者他只是单纯觉得丢失手机很麻烦?

日本网友的愤怒

根据《朝日新闻》详细报道了直升机和担架救援所需的高昂费用,引发日本纳税人的强烈不满,媒体也纷纷指责这位留学生的行为。



据了解直升机救援单次费用超15万人民币,担架救援要上百万,这个留学生短短两天时间将这两种方式全部体验了一遍。

这位留学生在日本的两次冒险举动,迅速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让他承担费用!”“离开日本!”的批评铺天盖地。

登山专家野口健严厉批评,认为富士山救援队不是私人保姆,不应被随意占用资源。



最让人担心的是,这位留学生到现在也没说手机是不是找回来了,也就是说他也是有可能等自己休整好了之后,再次登山。

冒险背后的多重因素

很多人猜测,这位留学生第一次登山很可能是为了打卡,而“打卡式”登山的盛行,使得登山活动变味,成了社交媒体上用来炫耀的工具,人们不再关注登山本身的意义。



虚荣心驱使他们冒险,不顾安全地追求刺激和关注,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非常危险,这种行为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也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去年一对情侣夜爬秦岭最终没回来,还有一些博主也是非常喜欢探险,经常找一些没有开发的地方,结果发生意外,这些事情都能够在网络上搜到的。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不把这些事情当作玩笑,这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也会麻烦别人,对别人造成困扰。

而这个留学生出国门之后,他代表的就是中国,他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中国形象的抹黑。



当然除了我们自己规避风险之外,其实救援制度也可以有些变化,比如说因为自身原因导致需要救援的人,救援费用需要自己付或者是付一部分,也就是说登山者需要为自己的冒险行为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最后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参考资料

亚太日报【2025年4月30日】《重蹈覆辙!中国留学生一周内两次在富士山获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